中國專利發展:成就、問題及建議,權威機構發布TOP100專利代理機構排行榜,中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8 15:23:32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中國專利發展:成就、問題及建議,權威機構發布TOP100專利代理機構排行榜, 名列前茅!
中國專利發展:成就、問題及建議
中國專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國在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上取得巨大進步,顯著體現在專利數量的迅速增長。
從 1985年開始實施專利法后,中國的專利制度從無到有,專利數量由少到多。
自 2011年起,中國在受理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上超過了美國;自 2015年起,又在發明專利授權量上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第一大國。
中國僅用 30年時間就從零開始崛起為世界第一專利大國,堪稱專利事業發展的奇跡。
近年來,中國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的專利在申請數量和授權率上都顯著增長。
十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從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中 PCT申請量最少的位置起步,由申請量只有美國的 1/9,迅速迎頭趕上,到2018年已經與多年來保持第一位申請量的美國持平。
PCT申請的專利代表了申請人賦予其國際化的期待,與僅在國內申請的專利相比,其質量往往更高、創新性更強。
所以,中國 PCT專利量的增長,體現了中國專利總體質量的提升。
中國崛起為知識產權大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近 40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為科技研發投入提供了日益雄厚的物質基礎。
中國研發強度(即研發經費在 GDP中所占比重)自 2014年起一直在 2%以上,與 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逐年接近,研發年投入總額已經接近世界第一的美國。
其次,中央政府出臺了推進專利事業的多項政策措施,眾多地方政府為專利申請提供了補貼和獎金等激勵 [1],極大地支持了專利數量的大幅增長。
此外,華為、中興、京東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科技公司崛起,則為中國產生了大量 PCT專利申請。
中國專利發展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與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的其他成員國 /地區(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相對照,中國專利數量快速發展之下,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發明專利申請的總體質量仍不盡如人意,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審查授權的過程中,從專利申請提出經過“一通”(First Action)初審直到“終通”(FinalAction)審查結案大概需兩年左右。
按照中國知識產權局的定義,專利授權率為(當年)專利授權量除以(當年)專利審結量。
為便于區分,我們把上述指標稱為“專利審結授權率”,并把當年專利授權量除以兩年前的專利申請量定義為“專利申請授權率”。
從表1的數據看,在五大知識產權局中,中國的專利審結授權率平均值,在多數年份屬中等偏低水平。
然而,從專利申請授權率來看,中國除了 2011-2012這兩年高于歐洲和美國外,其余年份都是五個國家 /地區中最低的,平均值(42.9%)也墊底,比次低的美國(52.6%)低了近 10個百分點。
如果看專利申請一通率(我們定義為當年專利一通量除以前兩年專利申請量的平均量)和專利申請終通率(我們定義為當年專利終通量除以兩年前的專利申請量),則中國在所有這些年份中基本是最低的,年均值都在七成左右。
在中國專利中,本國居民的授權率比非本國居民的授權率要低 20~ 30多個百分點。
這說明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的總體質量不高,主要是由本國居民申請者造成的。
同時,中國的 PTC申請占專利申請總數的比重在這些年間并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與其他四大知識產權局所在國家 /地區相比,則處于低水平。
另外,一個國家平均每項 PCT申請在國家階段進入的國家或地區的個數反映了該國 PCT申請的總體質量和申請人對發明的自信度。
張杰、羅嘯、謝楠等 [2] 學者發現,從歷年數據來看,中國平均每項 PCT申請進入不到1個國家或地區,相比日本的 2.7個和韓國的 1.5個都要低得多。
而從歷年 PCT申請中僅選擇進入母國的比率來看,中國的比重卻比日韓高得多。
表 1 五大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申請、授權與審結指標 說明:歐洲的一通量和美國的終通量無數據 數據來源: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2012-2019年) 從專利維持率(衡量一個專利價值的重要指征)來看,在 2011-2012年間,中國在授權后第 8年的維持率上顯著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雖然自那時以來,維持率已高于歐洲并接近韓國的水平,顯示了專利質量和價值上的進步,但與美國日本仍有一定差距。
特別是根據 Huang [3]和 Zhang and Chen [4]等學者的觀察,來自國內申請者的專利相較于來自國外申請者的專利往往具有較低的維持率。
從專利組合看,在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類中,發明專利的科技含量最高,最能反應創新能力和水平。
與采用類似的三種專利分類的日本和韓國相比,我國的發明專利在所有三類專利申請中的占比則相對較低(見表 2)。
體現一國專利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 PCT申請在國際階段被其他國家的專利所引用的強度,即“非自引用量”強度(Boeing and Mueller [5])。
根據這個指標,中國的 PCT專利質量僅相當于 PCT成員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表 2 2017年中日韓三類專利申請量對比 數據來源: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2019年) 在專利許可收益、專利許可率、專利轉讓率等方面,中國也和美國等專利強國存在著顯著差距,凸顯了現有的大量有效專利未能與生產結合、得到有效利用 [6]。
這里面既有阻礙專利成果轉化的機制因素,也有許多專利本身缺乏利用價值的質量因素。
中國專利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中國專利質量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提出申請的不少專利本身質量不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專利的審核批準過程和標準的公平有效水平仍待進一步提高。
(一)專利本身的質量問題
權威機構發布TOP100專利代理機構排行榜, 名列前茅!
10月27日,知識產權媒體 發布了由知了網提供的《2016年專利代理機構代理量排名(Top 100)》(以下簡稱“TOP100”)(數據提取時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深圳 專利商標事務所榜上有名,位列36位。
圖表來源: 中文網
現在個人想要申請獲得發明專利容易嗎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就是想要成為發明家的夢想,可是長大了之后發現自己距離這個夢想越來越遙遠。
可是突然有一天自己靈光一現發明出來的一個東西,那這個時候自信心簡直就是爆炸,覺得自己可以有成為發明家的潛質了,發明了這樣的一個好東西,是不是就可以用這個東西去申請一個發明專利。
實際上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還比較復雜,雖然說我們有可能會發明出一個東西,但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達到申請專利的這個條件還不怎么好說。
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看看申請這種專利到底有一個什么樣的要求。
如果真的是發明出來了一個東西,然后還想要去申請發明專利就要去考慮一下這種類型的專利,別人有沒有,如果說這個專利別人已經發明出來了,別人已經申請了,那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去申請肯定是不會通過的,如果去申請的話提交審核了之后最后會打回來,然后給一個說明,說這個已經被別人申請了,這個是重復研發,所以這個就沒有效果了。
因此要去提前進行一番檢索,進行檢索了之后,看看別人有沒有比自己快一步把這個發明給搞出來。
接下來還有一個也要重點強調一下,那就是雖然說都是發明,但這個發明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發明,僅僅只是把它弄出來了,其他的一點實用性都沒有,一點創造性都沒有,一點新穎性都沒有,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話,即便是自己獨一無二搞出來的,最后也是沒有辦法申請發明的。
發明專利到底能不能申請,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
雖然說很多人都具有發明的天賦,都能夠發明出來一些東西,但是搞出來這個東西并不一定就能申請專利,所以發明和專利這個是兩碼事。
如果自己不知道這個專利該怎么去申請,或者自己不知道怎么樣才能夠算得上是發明,那么完全可以把這個東西交給一些專門的代辦公司。
有一些代辦公司可以幫大家去申請這種專利,而且人家知道這個流程知道怎么去檢索,知道怎么取名字,然后知道怎么申請通過概率更高,所以交給這種專門的代辦公司來做,可能申請成功的概率還會高一點。
中國專利發展:成就、問題及建議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權威機構發布TOP100專利代理機構排行榜, 名列前茅!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