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侵犯商標權與專利權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07 01:21:38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侵犯商標權與專利權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一、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1、未經許可制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 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7、冒充專利的行為。
二、有關專利侵權收集證據 專利權人再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后,方可著手進行搜集證據。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侵權者確定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3) 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
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4)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也可以使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
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
以此為一句,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5)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還可以是不低于專利權人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證貿易的專利許可費。
為此,專利權人要提供已經生效履行的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證協議。
(6)侵權者侵權利潤的確切證據,有時無法得到。
在進行訴訟時,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證據,待確定專利侵權后,可以請求法院對侵權者進行查賬,以確定侵權利潤。
然后,在此基礎上,再算計出侵權者應付的賠償金額。
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后作出行政處罰。
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于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如何計算 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是否屬于侵權行為?
侵犯商標權與專利權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一、侵犯商標權與專利權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行政處罰是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和商標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商標侵權的處理途徑 1、向侵權人所在地或侵權行為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檢舉。
2、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不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法院在處理商標侵權案件時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如下: (1)要求處理的當事人不同。
按照《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和《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之規定,任何人都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檢舉商標侵權行為,既可以是被侵權人,也可以是被侵權人以外的其他人。
而請求人民法院處理商標侵權案件的當事人,必須是被侵權人。
法院不受理其他人的起訴。
(2)對被告要求不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受理商標侵權案件時,只要求提供侵權事實存在,被告不一定十分明確;而人民法院要求被侵權人起訴時,必須提供明確的被告,否則不予受理。
(3)受理原則不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從保護消費者利益、制止不正當競爭、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出發,即使無人控告、檢舉,也要“主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
人民法院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
沒有被侵權人起訴,人民法院不處理商標侵權案件。
三、專利侵權的取證方法 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
其主要方式如下: 1、自行取證和委托律師調查取證 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 綜合上面所說的,商標權和專利權只要依法的受到保護,那么就不準任何人侵犯,而對于侵犯者的處罰就會按照損失的大小來進行判定;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據,執法人員在受理的時候也會保障到自己的利益,所以,自己的權利就要自己保護。
侵犯外觀專利權的認定是怎樣的
一、侵犯外觀專利權的認定是怎樣的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方法,也有三個步驟: 1、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外觀設計專利權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向專利局提交的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包括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等。
其中主視圖最為重要,因為它最能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的美感。
在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還要注意從這些視圖中找出能夠體現該項外觀設計美感的各項要素。
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于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中國法官的認定方法,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準,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
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并繼續進行下面3的比較。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結束我們的侵權判定步驟,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
3、將外觀設計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對比。
即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
經過對比,可能出現以下三種結果: (1)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完全相同,就認定前者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成立。
(2)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在要部上與專利外觀設計基本相同,整體上屬于近似,將可能根據等同原則,也認定專利侵權成立。
(3)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不成立。
二、發明專利侵權的判定標準 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中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
因此,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是法院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唯一依據。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之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有獨立權利要求可以有從屬權利要求。
因而,中國專利法規定的侵權判定中的權利要求,是指獨立權利要求,而不是從屬權利要求。
為了方便比較,法院通常要把獨立權利要求分解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必要技術特征。
這就需要對權利要求進行解釋。
解釋權利要求的法定文件被認為是專利說明書及附圖。
此外,專利文檔等也被認為是解釋權利要求的重要參考文件。
2、確定被控侵權產品的相應技術特征。
也就是根據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對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進行對應的分解。
3、將經過分解后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與被控侵權產品的特征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來確定是否侵權。
針對不同類型的專利,其實在判定是否構成侵權的時候,主要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上文中就發明專利侵權的判斷標準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斷標準作出介紹,如果你的是實用新型專利,在懷疑被侵權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一些標準進行判斷的,這方面的內容請上樂知網站進行深入了解。
被人外觀專利侵權投訴怎么辦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侵犯商標權與專利權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