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的申請流程,發明人與專利權人有什么區別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0 16:15:17 瀏覽: 138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發明專利的申請流程,發明人與專利權人有什么區別
發明專利的申請流程
專利申請是獲得專利權的必須程序。
專利權的獲得,要由申請人向國家專利機關提出申請,經國家專利機關批準并頒發證書。
小編為你整理關于專利申請的相關知識。
程序 (1)授予專利原則: 按照專利法的基本原則,對于同一個發明只能授予一個專利權。
當出現兩個以上的人就同一發明分別提出專利申請的情況時,有兩種處理的原則:一個是先發明原則,一個是先申請原則。
先發明原則是指,同一發明如有兩個以上的人分別提出專利申請,應把專利權授予最先做出此項發明的人,而不問其提出專利申請時間的早晚。
但由于在采取此項原則時,在確定誰是最先發明人的問題上往往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因此,目前在世界上只有美國、加拿大和菲律賓等少數國家采用這種專利申請原則。
所謂先申請原則,是指當兩個以上的人就同一發明分別提出申請時,不問其作出該項發明的時間的先后,而按提出專利申請時間的先后為準,即把專利權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人,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這一原則。
(2)專利審查程序: 各國對專利申請的審查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實行兩種不同的制度。
有的國家實行形式審查制,即只審查專利申請書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審查該項發明是否符合新穎性等實質性條件。
有些國家則實行實質審查制,即不僅審查申請書的形式,而且對發明是否具備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等條件進行實質性的審查,只有具備上述專利條件的發明,才授予專利權。
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實質審查制。
辦理途徑 (一)委托國家認可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二)申請人直接到中國國家專利局辦理。
流程 (一)發明專利的申請 1、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請求—實質審查—授權2、 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 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 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3) 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 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1、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告—授權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1)請求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說明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后能予以實現為準。
3)權利要求書:說明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說明書附圖:實用新型專利一定要有附圖說明。
5)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發明人與專利權人有什么區別
在知識產權模塊上,有專利,并且有發明專利,依法申請知識產權后,可以得到相應的保護。
那么,發明人與專利權人有什么區別?發明人和專利權人都是什么意思呢?范圍是什么?下面由 小編為您介紹,帶您了解一下。
一、解釋: 1、專利權人: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
即專利申請被批準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
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
2、發明人:專利法規定,在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中,對發明創造具體實質性特點做出貢獻的人稱為發明人。
發明人為自然人。
二、權利: 1、專利權人的權利:包含專利人身權和專利財產權兩個方面。
(1)、專利人身權:指專利發明人、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該專利的發明或設計人,即署名權,署名權不因專利財產權的轉讓而消失。
(2)、專利財產權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獨占權。
指只有專利權人才有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制造、使用、銷售,對該專利獲得享有獨占的權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均不得不經許可,不支付報酬使用、制造、銷售專利產品。
2)、許可權。
指專利權人有條件地允許他人使用其專利技術。
具體地講,專利權人(稱“許可方”)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允許他人(稱“被許可方”)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其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術的權利。
3)、轉讓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條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可以出賣、贈與、抵押,也可以作價投資入股,繼承轉讓是由于法定原因而發生的轉讓,當專利權人(自然人)死亡后,專利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給有繼承權的人。
2、發明人的權利:署名權,發明人可以請求專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專利權人是指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登記簿上記載的專利權的所有人。
要想成為專利權人,有兩種方法: 1、自己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合格,符合授權的條件,依法授予專利權。
2、通過繼承或交易成為專利權人。
公民或法人死亡或終止時,其合法的繼承人得成為專利權人;通過買賣交易,他人也得成為專利權人。
專利權人可自己實施或許可他人實施專利,并收取使用費。
發明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發明人只能是發明創造的完成者。
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
職務發明的發明人對專利享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報酬權,除此之外發明人對專利不享有任何權利,自己不能實施專利也不能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發現他人侵犯專利權的,也無權加以制止。
可以申請軟件專利的技術和設計
專利對于苦逼程序員來說,是一種保護措施,那么,哪些軟件技術和設計可以申請專利?先給大家看張圖。
下面是這幾家企業近五年的專利公開數量(14年數據截止9月),可以看到互聯網相關專利的飛速增長,那么具體哪些互聯網產品可以申請專利呢? 小編為大家整合相關資料如下。
專利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哪些互聯產品可以或者不可以申請專利,原則上任何互聯網產品都可以申請專利,但可能會因為不合專利授權條件而被駁回,導致企業浪費了時間、金錢、公開了產品秘密也得不到專利的保護。
因此,我們從互聯網產品涉及的哪些技術方案不會被授予專利權開始分析吧: 一、首先: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技術方案。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違反法律規定的:病毒木馬、破解軟件、賭博詐騙、暴力色情類等,違反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搶火車票類、騷擾廣告類、游戲作弊類、貼吧論壇自動注冊發水貼類等。
當然以上的這些互聯網產品中涉及的技術也是要區分對待的,如果這個技術僅僅只能夠用到這些產品中實現專有的用途,那自然這技術也不會被授予專利權。
另一種情況,這些技術還可以用到其它正面用途的產品和目的中,那么只要專利申請文件中只表述其正面用途,還是可以得到專利認可的。
這里舉個例子,利用手機定位建立你和附近人的聯絡,這種技術可以用來陌生人交友,也可以用來發騷擾小廣告甚至詐騙,這種技術并無正反面,關鍵看怎么用,自然申請專利也是OK的。
而破解密碼類的、游戲作弊類的技術大多只有不正當用途,專利審查員也很容易區分出來。
二、其次,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這條規定在執行起來就比較難以界定和操作。
典型一些的,如軟件產品中可能用到的純數學算法和公式,如計算圓周率類的,或者將個稅、房貸計算變成APP實現的方式。
游戲規則類的,如棋牌類游戲規則、2048類益智游戲的玩法、游戲中劇情、角色、級別、道具以及關卡的設置。
除此之外,最常見和爭議最大的是商業方法類的專利申請。
我國專利法中,雖未明確規定商業方法類的創新方案不能獲得專利權,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的商業方法類專利申請都被以屬于智力活動規則為由駁回。
這種方案包括百度的競價排名、亞馬遜的一鍵購物、支付寶的第三方平臺等等。
此外,比如打車類軟件加價叫車的方案、將網絡游戲中道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賣給玩家等,這些商業模式上的創新通常也難以通過審查。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的地域性使其在不同的國家的標準要求也不一樣,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方法類的創新方案,在美國的審查標準就會寬松很多,因此,類似競價排名、一鍵購物這些方案在美國都拿到了專利權,也引發了不少的爭議和法律糾紛,同時也為專利權人帶來巨額的收益。
顯然,上面的條件只是互聯網產品相關技術申請專利時最常見的基礎問題,遠遠不夠技術方案滿足專利授權的條件。
在上述條件之外,專利還至少要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深究這些實在太過于復雜,在企業明白那些技術方案是專利保護客體后,這些還是交由相關服務機構去處理吧。
發明專利的申請流程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發明人與專利權人有什么區別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