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稿”怎能洗掉侵權嫌疑?,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召開《專利審查指南》專題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21 17:05:11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洗稿”怎能洗掉侵權嫌疑?,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召開《專利審查指南》專題講座
“洗稿”怎能洗掉侵權嫌疑?
“洗稿”和抄襲有什么不同?簡單來說,一篇文章分為4個層次:一是文章的主題思想,二是文章內容的框架布局,三是每個段落內的基本要點,四是每個段落的具體句詞表達。
典型的抄襲不但抄主題思想、框架布局、段落要點,還把復制行為貫徹到了對每句話和每個詞上。
抄襲與否,把兩篇文章放到一起,結論立見。
而“洗稿”則體現在再現文章的主題思想、框架布局、段落要點,但在具體的句詞表達上則進行靈活的變換,有時甚至在段落布局上也進行簡單的位置變換,這導致原著作者往往對“洗稿”之作有某種似曾相識之感。
抄襲他人作品不但有悖道德而且涉嫌版權侵權,而將他人文章進行“洗稿”具有一定的隱秘性,原著作者也很難維權。
根據“思想與表達二分法”原則,法律只保護作品的表達,而不保護作品表達所體現的思想,例如《基督山伯爵》創作了主人公蒙冤入獄,后來設法**并報仇雪恨的情節。
顯然,根據這一情節,人們會聯想到很多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均有類似的情節,例如美劇《**》及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等,這些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洗稿”為什么會產生?首先,從經濟成本層面來說,一些平臺對于他人原創的質量較高的文章,很想轉載,但是按照法律規定,不但需要注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署名,而且需要原作者同意并支付報酬,而這顯然都與轉載媒體的預期背道而馳:很多媒體轉載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平臺,而注明來源的要求無異于宣傳自己的競爭者;征得原作者同意需要時間成本;支付報酬需要經濟成本。
其次,從法律層面來說,抄襲可以大大降低各種運營成本,但需要承擔很大的法律風險,而改頭換面的“洗稿”如果處理手段高明可以讓原創作者無處喊冤。
最后,從技術層面來說,隨著查重技術的進步,赤裸裸的抄襲已經寸步難行。
以 為例,自從推出原創發布制度后,明顯的抄襲再發布行為已經寸步難行,根據《2022 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發布的信息,2022年, 共處理涉知識產權案件1.3萬件,其中,原創聲明功能保護了515萬次原創申請。
顯然,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抄襲已經“過時”,而既能逃避法律處罰,又能規避技術查重的“洗稿”,就有了存在和滋生的空間。
很多網友都認為“洗稿可恥”,其抄襲原創作者創意的意圖是不證自明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對于創意,法律無法保護。
在各種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缺各種職業寫手,而缺具有天才創意的原創者,而“洗稿”者瞄準的,則恰恰是各種創意。
但是,著作權法的保護以“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為原則,對于不涉及到具體文字抄襲的“創意模仿”,世界上主要國內的著作權法都無能為力。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即使對文字進行“洗白”,仍然可能觸犯著作權法。
這是因為“思想與表達二分法”中的“思想”和“表達”并非一成不變。
部分“思想”在某種情況下也可能轉化為“表達”。
以一部小說為例,將其中的一句話“太陽緩緩升上湖面”改成“陽光慢慢鋪滿水面”屬于“洗稿”,但是,如果對小說的所有或者大部分具體表達都進行這種“置換”,就必然會導致具體情節和人物關系的安排趨于一致,而某些情節和人物關系在滿足獨創性的前提下是可能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
由此可見,“洗稿”雖然手段“高明”,然而如果“一意孤行”,終有一天會涉嫌違法。
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召開《專利審查指南》專題講座
會上,主講專家首先解釋了《專利審查指南》修改的目的和內涵,介紹了修改的具體內容,并對難點進行了解析。
隨后,主講專家結合美歐日韓相關規定,從技術效果與創造性的邏輯關系、技術效果的認定要求、實驗證據的認定和審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介紹。
審查員對于實驗證據在專利審查中的地位與作用需要準確把握。
此次講座不僅幫助審查員解決了實驗證據相關疑難性問題,還使得審查員對實驗證據的法律屬性、在專利創造性判斷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在今后的專利審查工作中統一認識,進一步提高審查質量。
數碼相機:如何借勢專利擺脫發展頹勢?
事實上,面對智能手機的沖擊,佳能、索尼等巨頭同樣步履維艱,整個小型數碼相機市場甚至已經全軍覆沒,唯有高端數碼相機市場受影響相對較小。
但可預見的是,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更新換代,數碼相機行業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對此,專家表示,整個數碼相機行業正在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相關企業還需順勢而為,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努力開拓新的市場,以免步入膠片相機的后塵。
尼康進入多事之秋 今年以來,“百年老店”尼康進入了多事之秋:2月,尼康公布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尼康凈利潤虧損8.31億日元,而上年同期盈利高達187.1億日元。
就在當天,尼康還宣布停售“致金DL系列”高端數碼相機。
受這兩則消息影響,尼康股價當日暴跌14.7%,蒸發1102億日元。
此外,尼康日本本土公司還裁員超過1100人。
事實上,從2013財年開始,尼康的業績就開始了連年下滑的態勢。
此次尼康關閉無錫子公司的背后,反映出這個昔日的相機巨頭去留兩難的處境。
尼康對此事給出的解釋是:“由于智能手機的崛起,小型數碼相機市場正在極速縮小,尼康(中國)公司的開工率也顯著下降,持續運營變得非常困難。
” “手機攝影技術的發展進一步降低了普通社會公眾攝影的門檻,導致蘋果‘紅’了,OPPO‘火’了,尼康‘糠’了,究其原因是由于卡片機在功能上無法與單反相機同日而語,在使用便攜性上又比不上智能手機。
”路浩知識產權聯盟合伙人董新蕊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的照相功能正在不斷完善,各式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機也日趨豐富,因此大部分人在拍攝日常照片時選擇了攜帶更方便、使用更便捷、分享更及時的智能手機。
不過,尼康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努力研發新技術。
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尼康的新專利申請被曝出。
尤其是尼康宣布將推出全畫幅無反相機,引發廣泛關注。
盡管在全畫幅無反相機的鏡頭上,尼康已進行了一些專利布局,但相關產品至今仍未推出。
在美國,尼康深陷專利糾紛:尼康控告ASML和蔡司公司侵犯其專利權,蔡司公司和ASML公司對尼康提起了反訴,目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已對尼康涉嫌侵犯蔡司和ASML專利行為展開調查。
如果尼康被訴的侵權行為成立,其相關產品將在美國市場面臨禁售,這對陷入低迷的尼康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相機行業風雨飄搖 不僅僅是尼康,佳能、富士、索尼等數碼相機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
佳能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2年佳能的營業額同比下降10.5%。
今年2月,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的數碼相機行業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2年,相機和鏡頭的產量和出貨量都依次遞減,整個行業進入艱難時期。
“數碼相機沒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受智能手機拍照功能的沖擊。
與智能手機相比,數碼相機具有攜帶不便、拍照控制難度高、照片導出或分享不便等劣勢。
依托智能手機,用戶已經形成了全新的使用習慣和應用場景,而數碼相機已無法滿足用戶全新的應用需求。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俊慧表示。
隨著智能手機加持雙攝像頭、大像素點、雙核對焦、高清自拍等各種拍照專業技術,卡片式數碼相機的市場規模正在極速縮小,單反相機也正在變得高端和小眾,數碼相機行業正在遭受智能手機的“革命”。
“智能手機拍照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普通數碼相機和一部分微單相機被智能手機取代成為必然。
”董新蕊通過檢索發現,目前,全球范圍內與手機相機直接相關的專利申請已經超過20萬件,其中,國內手機品牌努比亞、小米、OPPO的專利申請量占據了前三名。
他同時表示,由于高質量的傳感器和鏡頭等光學系統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微型化,因此高端數碼相機是難以被智能手機取代的。
“高端相機的市場還在,只是更專業,智能手機只是對普通拍照用戶或場景具有較強的替代效應。
但高端相機用戶規模收窄,對市場的沖擊很大,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李俊慧表示。
借力專利尋求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整個行業風雨飄搖的境地,諸多相機企業也在積極尋求業務轉型或開拓新領域。
如萊卡、蔡司、索尼等選擇和手機企業“握手言和”,奧林巴斯將業務重點轉移至醫療內窺鏡,佳能、尼康在固守單反相機陣地的基礎上也在開拓新領域,而柯美相機則直接退出了相機市場。
可以說,目前相機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相機企業在與手機企業合作時,主要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結合智能手機使用場景做好專利布局,包括鏡頭控制等與拍照成像相關的技術,有些是相機企業已經積累的技術,有些還需要進一步創新。
”李俊慧表示。
董新蕊對此也表示認同。
他表示,萊卡就是依托雄厚的專利儲備與華為進行合作的典范。
目前,萊卡已將相機技術與手機進行融合,陸續開發了光學系統、網絡控制、算法降噪等與手機相配套的254件專利。
“相機企業在業務轉型或開拓新領域時,可以從專利等方面進行戰略性布局和轉型,做到未雨綢繆。
”董新蕊建議,一方面,相機企業可借助自身積聚的技術優勢,不斷進行二次創新,比如,可以與手機企業聯合設計、聯合開發、共同經營,以彌補自己難以克服的產品經營“死穴”。
通過將已有的品牌和專利技術與手機相匹配,實現完美聯姻,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利用知識產權保護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相機企業也可以開拓新領域,依托于自身核心技術,向相關行業進行橫向拓展,并通過雄厚的專利儲備和布局實現彎道超車。
“洗稿”怎能洗掉侵權嫌疑?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召開《專利審查指南》專題講座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