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指定原則的局限性,專利權恢復適用范圍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5 00:52:25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多余指定原則的局限性,專利權恢復適用范圍
多余指定原則的局限性
隨著社會對原創的重視,對盜版的打擊,知識產權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專利法就是知識產權法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那么專利法中的多余指定原則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關于專利法多余指定原則的詳細內容,就由小編為您做更進一步的解答吧! 多余指定原則,是指在法院把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區分為必要技術特征和非必要技術特征,在忽略多余特征的情況下,僅以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征來確定專利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客體是否落入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原則,多余指定原則與全部技術特征原則是性質不相容的。
多余指定原則在我國專利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都沒有明文規定,僅是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創立的操作規則。
隨著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立了全部技術特征原則,多余指定原則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多余指定原則實質上是司法機關在實踐上對專利權人缺乏撰寫經驗的一種”寬恕“。
然而,專利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權利要求起著公示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的作用,適用”多余指定原則“削弱了權利要求的公示效力,增加了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不確定性,不利于公眾自由利用公知技術。
我國實行專利制度至今已有近30年,專利權人和專利代理的業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仍然對專利權人予以照顧已顯得不合時宜。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大連新益建材有限公司與大連仁達新型墻體建材廠專利侵權糾紛案的判決中,明確表示了”不贊成輕率適用所謂多余指定原則“的態度。
在《專利法》第三次修訂后,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新的《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該解釋第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從而明文確立了”全部技術特征原則“(即”全面覆蓋原則“),由此宣告了”多余指定原則“的在實踐上的終結。
“多余指定原則”由于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及明確的、公開的、可操作的適用標準,使據此而進行的審判活動的公正性、公平性受到質疑。
多余指定原則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專利權恢復適用范圍
申請流程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分為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和授權五個階段:(1)受理階段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后進行審查,如果符合受理條件,專利局將確定申請日,給予申請號,并且核實過文件清單后,發出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請人。
如果申請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跡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圖及圖片未用繪圖工具和黑色墨水繪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請文件不齊備的;或者請求書中缺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地址不詳的;或專利申請類別不明確或無法確定的,以及外國單位和個人未經涉外專利代理機構直接寄來的專利申請不予受理。
(2)初步審查階段經受理后的專利申請按照規定繳納申請費的,自動進入初審階段。
初審前發明專利申請首先要進行保密審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處理。
在初審時要對申請是否存在明顯缺陷進行審查,主要包括審查內容是否屬于《專利法》中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是否明顯缺乏技術內容不能構成技術方案,是否缺乏單一性,申請文件是否齊備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若是外國申請人還要進行資格審查及申請手續審查。
不合格的,專利局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補正或陳述意見,逾期不答復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
經答復仍未消除缺陷的,予以駁回。
發明專利申請初審合格的,將發給初審合格通知書。
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除進行上述審查外,還要審查是否明顯與已有專利相同,不是一個新的技術方案或者新的設計,經初審未發現駁回理由的。
將直接進入授權秩序。
(3)公布階段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進入公布階段,如果申請人沒有提出提前公開的請求,要等到申請日起滿18個月才進入公開準備程序。
如果申請人請求提前公開的,則申請立即進入公開準備程序。
經過格式復核、編輯校對、計算機處理、排版印刷,大約3個月后在專利公報上公布其說明書摘要并出版說明書單行本。
申請公布以后,申請人就獲得了臨時保護的權利。
(4)實質審查階段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以后,如果申請人已經提出實質審查請求并已生效的,申請人進入實審程序。
如果申請人從申請日起滿三年還未提出實審請求,或者實審請求未生效的,申請既被視為撤回。
在實審期間將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
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或者存在各種缺陷的,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逾期不答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經多次答復申請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駁回。
實審周期較長,若從申請日起兩年內尚未授權,從第三年應當每年繳納申請維持費,逾期不繳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
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
(5)授權階段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以及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未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審查員作出授權通知,申請進入授權登記準備,經對授權文本的法律效力和完整性進行復核,對專利申請的著錄項目進行校對、修改后,專利局發出授權通知書和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申請人接到通知書后應當在2個月之內按照通知的要求辦理登記手續并繳納規定的費用,按期辦理登記手續的,專利局將授予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在專利登記簿上記錄,并在2個月后于專利公報上公告,未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的,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
荷蘭PCT專利申請分析
荷蘭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
在4.152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分布著許多世界500強的大型跨國公司,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飛利浦電子公司、聯合利華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和荷蘭國際集團等。
分析目的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申請人的專利技術為切入點,對荷蘭從2003年到2007年之間通過《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分析研究。
通過對統計數據的深入挖掘,客觀的反映出該國主要申請人及重點技術領域;同時,了解該國PCT申請在某些領域的分布有利于幫助相關企業比較全面、客觀的認識某些領域的技術狀況和面臨的競爭環境,以便更好地利用專利戰略,保護已有的技術改進和創新成果,在充分借鑒相關專利文獻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
此外,飛利浦公司作為該國PCT專利申請量最多的申請人,在電子、通信、圖像處理等技術領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充分分析該國的專利對我國電子通信技術的發展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本文采集了歐洲專利局專利文獻數據庫(簡稱EPODOC)中2003年至2007年荷蘭的PCT申請,由于PCT申請有18個月的滯后期,因此對2008年和2009年的數據不做分析。
除此上述兩年的數據以外,采集到的其他文獻共計2.7188萬件。
技術分析 1。技術發展趨勢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企業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企業之間專利糾紛的日益增多,用專利技術作為競爭武器以占領市場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而PCT申請量又反映出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比例。
圖1是荷蘭PCT申請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自從2003年起荷蘭PCT申請量就在5000件以上,并且以后每年的申請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07年達到5606件。
2。技術領域 (1)發展重點 對荷蘭PCT申請涉及的重點技術領域進行了分析,此分類數據涉及1.476萬個國際專利分類小組。
選取排名前25的國際專利分類小組數據以及其所代表的專利數量之和為5220個,約占總數的35.4%。
涵蓋了數字通信、圖像處理、生物醫藥和生活必需(農、輕、醫)等各領域。
從表1中可以看出,荷蘭PCT專利申請涉及的國際專利分類中排名前25個主要涉及數字通信網絡(H04L1256、H04L1228、G06F1730、H04L2906、G06F2100等)、圖像處理(H04N726、G06T700、H04N724、H04N716等)和生物技術(C12Q168)等相關領域。
飛利浦公司和聯合利華公司在PCT專利申請方面在荷蘭占據主要地位,所以它們PCT申請涉及的國際專利分類主要與電子通信、圖像處理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有關。
(2)重點技術發展趨勢 筆者根據從EPODOC數據庫采集到的從2003到2007年專利申請數據(考慮到副分類),繪制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數據開關網絡-存儲轉發交換系統-分組交換系統”(H04L1256)相關PCT專利申請有355件,該分類的申請量下降趨勢較明顯,自2005年之后急劇下降。
“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數據開關網絡-以通路配置為特征的,例如局域網、廣域網”(H04L1228)相關專利申請有344件,該分類的申請量也是下降較明顯,自2003年開始就逐漸下滑。
“圖像通信,例如電視-電視系統-利用脈沖編碼調制傳輸電視信號的系統-利用帶寬降低”(H04N726)相關專利申請有328件,該分類的申請量下降更為明顯,從2003年的128件,逐年遞減到2007年的25件。
“數字信息的傳輸,例如電報通信-H04L 100至H04L 2700單個組中不包含的裝置、設備、電路和系統-通信控制;通信處理-以協議為特征的”(H04L2906)相關專利申請有277件,該分類的申請量也是呈下降的趨勢。
“診斷;外科;鑒定-用于診斷目的的測量;人的辨識”(A61B500)相關專利申請有245件。
該領域的專利數量從2005年之后就急劇的上升,說明在外科診斷領域的相關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企業致力于該領域的研發。
多余指定原則的局限性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權恢復適用范圍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