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技術專利申請態勢分析,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5 00:51:04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發光二極管技術專利申請態勢分析,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光二極管技術專利申請態勢分析
無機發光二極管(LED)是一種可靠性高的全固體冷光源,和其他照明器件相比,具有發光效率高、環保、不易破損、壽命長等優點。
利用它制成的照明用具的亮度是普通白熾燈的3倍,耗能僅為普通白熾燈的1/10,而壽命卻是普通白熾燈的100倍以上。
LED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照明歷史,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照明光源。
在LED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照明技術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其具有超輕、超薄、結構簡單、發熱量低、柔性高等特點,亦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
從2003年開始,OLED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對于同屬數碼類產品的相機與手機,此前只是在一些展會上展示過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樣品,并未進入實際應用的階段。
本文以中國專利檢索數據庫(CPRS)中公開的LED和OLED領域相關專利文獻為切入點,對主要申請人及其專利分布進行了分析,所有數據截至2009年5月。
專利申請量逐年增加 從1985年開始,我國就有LED相關專利申請出現,且申請量逐年增加,尤其在2000年之后,數量迅速增長,年增長率超過30%。
2000年,我國LED專利申請量超過100件,2005年超過1000件,詳見圖1。
單從數量上來看,國內申請和國外來華申請發展趨勢比較一致,詳見圖2。
OLED照明專利申請趨勢與LED大致相同,但國內提交LED專利申請較多,且以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為主,詳見圖3、圖4。
專利申請國別分布較為集中 在LED相關專利申請中,我國大陸所占比例較低,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尤其重視中國大陸市場,其申請量較多。
如圖5所示,按照國家/地區劃分,中國大陸LED專利申請占該領域專利申請總量的32.4%,中國臺灣地區占24.3%,日本占24.3%,韓國占6.2%,美國占5.2%,德國占3.5%。
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美國、德國作為半導體照明強國/地區,很重視中國大陸市場,尤其是中國臺灣地區,其在半導體照明領域的全球綜合排名在日本、美國、德國之后,但其在中國大陸的專利申請量卻高于日本、美國、德國,說明其極其重視中國大陸市場。
與LED專利申請國別分布略有不同,OLED照明技術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中國臺灣地區以及日本(美國與日本并列第三),詳見圖6。
國內申請占據將近一半的比例,部分國內申請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另一部分來自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
國外公司為主要申請人 國外大公司在我國LED專利申請量排名中居前幾位,而在國外申請專利的國內企業卻較少。
在華LED專利申請量居前幾位的申請人依次為:三星、夏普、歐司朗、飛利浦、億光、松下、日亞、住友、友達、晶元、鴻富錦、東芝、寧波安迪、昭和電工和中科院半導體所等。
排在前10位的均為國外公司或中國臺灣地區公司,其中包括4家日本公司、3家中國臺灣公司以及韓國、美國、德國公司各1家,詳見圖7。
可見,中國臺灣公司和日本公司在LED領域占有絕對的優勢。
與LED相關專利申請人分布相同,OLED照明領域的專利申請人主要是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的大公司。
在我國大陸,專利申請量領先的是清華大學以及其創辦的維信諾公司,詳見圖8。
( 作者 歆妍 昊君)
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專利法是對專利的保護法律,申請了專利權之后就有了“保護屏障”,此時如果專利被侵犯,是更容易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的,就專利侵權什么意思、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專利侵權的抗辯事由,以下由小編為您一一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對于專利行為的侵權責任,其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的對象應當是在我國享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 (二)有違法行為存在。
即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 (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四)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一)專利無效抗辯,可以在答辯期內向國家專利復審委請求宣告專利無效,同時請求法院中止案件審理。
(二)非生產經營目的抗辯,《專利法》第11條規定,以生產經營為目的是構成侵犯專利權的必要條件。
(三)禁止反悔原則抗辯,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在專利申請或維持專利權有效過程中所放棄的內容,不能再納入專利保護范圍。
(四)捐獻規則抗辯,對于專利權人僅在說明書中記載而未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技術方案,視為專利權人已將該技術方案捐獻給社會,不得在專利侵權訴訟中主張上述已捐獻的內容屬于專利保護范圍。
(五)現有技術抗辯,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于專利申請日前已公開的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權專利權。
(六)先用權抗辯,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不構成專利侵權。
(七)合法來源抗辯,被控侵權人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專利法解讀:第三十一條【專利申請的單一性原則】
專利法解讀:第三十一條【專利申請的單一性原則】 第三十一條 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于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屬于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于一項外觀設計。
同一產品兩項以上的相似外觀設計,或者用于同一類別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解讀】本條是關于專利申請的單一性原則和合并申請的規定。
一、一項專利申請只限于一項發明創造,即通常所說的“單一性原則”,是世界上多數國家處理專利申請時所采用的原則,我國的專利法也確立了這一原則。
采用這一原則,有利于方便專利申請的審查,便于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對專利申請進行有效的分類、檢索,可以安排不同的審查人員進行審查,可以提高審查工作效率,對專利申請人也有利。
同時,也有利于合理收費,避免有的申請人以一件申請請求保護幾項發明創造,從而達到少繳申請費、審查費和年費的目的。
二、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于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即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中只能包含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僅限于一個獨立的權利要求。
如果權利要求書中只有一個獨立的權利要求,或者在一個獨立的權利要求之下還有若干個從屬權利要求,也是符合單一性的原則的。
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一件外觀設計的專利申請只能包含一種產品所使用的一項外觀設計。
三、按照專利申請的單一性原則,一件專利申請只限于一件發明創造。
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例外。
1。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對于發明和實用新型來講,屬于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稱為合并申請。
按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可以作為一件專利申請提出的屬于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應當在技術上相互關聯,包含一個或者多個相同或者相應的特定技術特征,其中特定技術特征是指每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為整體考慮,對現有技術作出貢獻的技術特征。
符合上述規定的兩項以上發明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可以是下列各項之一: (1)不能包括在一項權利要求內的兩項以上產品或者方法的同類獨立權利要求; (2)產品和專用于制造該產品的方法的獨立權利要求; (3)產品和該產品的用途的獨立權利要求; (4)產品、專用于制造該產品的方法和該產品的用途的獨立權利要求; (5)產品、專用于制造該產品的方法和為實施該方法而專門設計的設備的獨立權利要求; (6)方法和為實施該方法而專門設計的設備的獨立權利要求。
2。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用于同一類別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的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對于外觀設計符合合并申請須具備兩方面的條件: 一是使用兩項以上外觀設計的產品,必須屬于同一類別。
這里講的“同一類別”,是指產品屬于分類表中同一個小類。
發光二極管技術專利申請態勢分析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