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方面的刑事犯罪有哪些,上海專利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4 16:00:24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方面的刑事犯罪有哪些,上海專利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專利方面的刑事犯罪有哪些
專利對于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專利也是不可以隨意去進行侵犯的,如果有侵權的行為,是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罰的,但是很多的人對于這些處罰是不清楚的,所以專利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相關的知識點。
(一)有被侵犯的對象:即侵犯的必須是受專利法保護的專利產品或方法,對于已經過去,宣告無效或放棄的專利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二)有法定的侵權行為:如制造、使用、銷售或許諾銷售、進口別人的專利產品,或使用了別人的專利方法、使用、銷售、進口了以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如果專門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技術活個人出自愛好或自用等非營利目的制造、使用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的行為,也不屬于侵犯專利權; (四)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如果是經專利權人許可或默許的實施行為,則不構成侵權。
(一)自行取證和委托律師調查取證 由于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準確會有一定的難度。
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
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
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
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二)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 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
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
《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
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
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準備的有效措施。
(三)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這就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確定了一個合法依據。
最高法院2002年1月實施的司法解釋《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在商標權侵權案件中,可以申請訴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實施的《關于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 16條也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
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實施的《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有一項就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可見,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
保全措施后,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應在法定時間段里提起訴訟。
如果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則此種保全措施應當予以解除,或者將有關證據予以銷毀或發還,同時申請人還要就此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四)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的規定,指違反國家專利法規,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
假冒專利罪的適用范圍僅限于專利法中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而冒充專利行為和專利侵權行為則完全被排除在刑罰處罰之外。
從國家專利制度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看,冒充專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不遜于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
此外,由于假冒專利罪侵犯的客體之一是專利權人的商譽,而不是專利權-專利制度的核心內容,并且在專利領域大量存在的違法行為是專利侵權行為,因此,僅規定假冒專利罪不利于維護專利制度的權威性和充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本罪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這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侵犯他人專利權,假冒他人專利違法所得數額累計達到10萬元以上。
所謂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機關授予發明人、設計人或者其所在單位對發明創造在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
國家為了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切實保利權人的權益,建立了專利管理制度。
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不僅侵犯了專利權人對專利的專有權,而且也侵犯了國家的專利管理制度。
行為人假冒他人專利,具體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制造、使用、銷售專利產品,竊用專利方法,冒充他人專利產品的行為。
應當注意,這里的“專利”必須是在專利權的保護期限內的專利,超過專利保護期限的不受法律保護。
本罪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給專利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這里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由于行為人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導致的專利權人直接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
上海專利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申請發明專利所需文件: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有附圖的可同時提交說明書附圖和摘要附圖),要求減緩各種專利費用的同時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各一式一份等。
更多關于上海專利申請需要什么材料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來解答這個疑惑。
申請發明專利所需文件: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有附圖的可同時提交說明書附圖和摘要附圖),要求減緩各種專利費用的同時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各一式一份等。
1、申請專利委托代理時,申請人需要交納代理費和官費。
2、代理費數額依據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難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由申請人與代理機構協商后確定。
3、官費是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費用。
首筆官費包括申請費和發明申請審查費,數額(人民幣)為:發明專利申請費950元(含印刷費50元);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費500元; 4、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費500元;發明申請審查費2500元。
5、要獲得并保持專利,申請人還需要在申請后的若干年內向專利局交納專利年費等費用。
6、專利局可以就某些費用(申請費、發明申請審查費、發明申請維持費、復審費和授權后三年的年費五項)對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實行減緩。
申請人為單位的,可減緩上述費用的70%,申請人為個人的,可減緩上述費用的85%。
按照專利法的基本原則,對于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
當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就同一發明創造分別提出專利申請的情況時,有兩種處理的原則:一個是先發明原則,一個是先申請原則。
先發明原則,是指同一發明創造如有兩個以上的人分別提出專利申請,應把專利權授予最先做出此項發明創造的人,而不問其提出專利申請時間的早晚。
但由于在采取此項原則時,在確定誰是最先發明人的問題上往往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因此,世界上只有美國、加拿大和菲律賓等少數國家采用這種原則。
先申請原則,是指當兩個以上的人就同一發明分別提出申請時,不問其作出該項發明的時間的先后,而按提出專利申請時間的先后為準,即把專利權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人,中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這一原則。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在其2013年3月16日正式生效的《美國專利法案》美國由實行200余年的“先發明原則”(first-to-invent rule)修改為“發明人先申請原則”(first-inventor-to-file rule),但仍區別于普遍采用的“先申請原則(first-to-file rule)”。
pct專利申請的注意事項
不管是哪種專利,都是需要去進行合法的申請,也是有相應的申請流程的,但是很多的人對于這些申請流程其實是不清楚的,可以好好的去了解清楚這些流程的,所以pct專利申請流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相關的知識點。
pct專利申請流程為: (一)向作為PCT受理局的國家局提出專利申請。
(二)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PCT申請后,將對所申請的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三)審查合格后,則將申請文件分別送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和國際檢索單位。
(四)檢索后國際局公布PCT國際專利申請和國際檢索單位作出的檢索報告,并將該申請連同檢索報告送交該PCT專利申請要求的指定國的專利局。
(五)國際公布。
自優先權日起18個月滿時,國際局將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公布。
(一)根據中國專利法第20條的規定,申請人申請外國專利的,首先應當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然后方能申請外國專利。
(二)申請人可通PCT途徑同時申請中國和外國專利。
根據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申請人第一次申請即提出PCT國際申請的,該申請的指定國應包括中國。
(三)若申請人有意委托我公司辦理PCT專利申請的,最好在優先權期限到期前兩個月前辦理委托手續,以免因時間緊迫而增加申請費用。
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簡化以前確立的在幾個國家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為有效和經濟,并有益于專利體系的用戶和負有對該體系行使管理職權的專利局。
在引進PCT體系前,在幾個國家保護發明的唯一方法是向每一個國家單獨提交申請;這些申請由于每一個要單獨處理,因此,每一個國家的申請和審查都要重復。
為達到其應有的目的,PCT提出: ——建立一種國際體系,從而使以一種語言在一個專利局(受理局)提出的一件專利申請(國際申請)在申請人在其申請中(指定)的每一個PCT成員國都有效; ——可以由一個專利局,即國際檢索單位對國際申請進行形式審查; ——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檢索,并出具檢索報告說明相關的現有技術(與過去的發明相關的已出版的專利文獻),在決定該發明是否具有專利性時可以參考該報告;該檢索報告應首先送達申請人,然后公布; ——對國際申請及其相關的國際檢索報告,進行統一的國際公布并將其傳送給指定局。
——提供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初步審查的選擇,供專利局決定是否授予專利權,并為申請人提供一份包含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是否滿足專利性國際標準的觀點的報告。
通常稱其為PCT程序的“國際階段”,而“國家階段”是指授予專利程序的最后部分,它是國際申請中指定的國家的國家局或代理行使國家局職能的機構,統稱為指定局。
關于國際申請、國際檢索、國際公布是由第I章規定的;國際初審是由第II章規定的。
(在PCT專業詞“國家”局,“國家”階段,或“國家”費用也指地區專利局的有關程序)。
在絕大多數國家,專利局一直在努力解決如何更好地分配資源,從而使專利體系能夠在現有的人力資源內得到最大的回報。
在一個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國家局面臨著專利申請的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國是PCT成員,PCT體系就可以幫它更好的處理工作量的增長,根據PCT體系,國際申請在到達國家局時,已經由受理局進行了形式審查,國際檢索單位進行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國際初步審查單位進行了可能的審查。
從而有利于國家專利局利用現有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來處理更多的專利申請,因為在國際階段已經經過了統一的程序,從而簡化了國家階段的處理程序。
PCT的其他目的是促進并加速工業界和其他相關的部門利用與發明相關的技術信息并幫助發展中國家得到這些技術。
專利方面的刑事犯罪有哪些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上海專利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