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利導航指南》系列標準 看如何做專利項目管理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1-03-28 21:50:29 瀏覽: 次

《專利導航指南》(GB/T39551-2020)系列標準,將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實施。是國知局首個直接與專利分析相關的推薦性國家標準。
“專利分析是對專利文獻中大量零碎的專利信息進行分析、加工、組合,并利用統計學方法和技巧使這些信息轉化為具有總攬全局及預測功能的競爭情報,從而為企業的技術、產品及服務開發中的決策提供參考。”
專利導航是指“在宏觀決策、產業規劃、企業經營和創新活動中,以專利數據為核心深度融合各類數據資源,全景式分析區域發展定位、產業競爭格局、企業經營決策和技術創新方向,服務創新資源有效配置,提高決策精準度和科學性的新型專利信息應用模式。”
“項目管理就是將知識、技能、工具與技術應用于項目活動,以滿足項目的要求。項目管理通過合理運用與整合特定項目所需的項目管理過程得以實現。項目管理使組織能夠有效且高效地開展項目。”
《專利導航指南》系列國家標準,意味著我們在執行專利布局項目相關工作時變得有據可依。相關人員可根據該標準的一系列質量控制方法及模塊化工具,遵循通用指導或按實際情況裁剪項目管理計劃,開展規范化的專利布局項目工作。
啟動:第4章“基礎條件”
標準文件規定了項目運行環境中的“事業環境因素”,強調事業環境因素的重要性,表示項目主要參與人員的資質和技能在整個項目中十分關鍵,在啟動過程組中主要工作是制定項目章程,其主要作用是,明確項目與組織戰略目標之間的直接聯系,確立項目的正式地位,并展示組織對項目的承諾。
對于項目執行方來說,除事業環境因素外,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組織過程資產(過程、政策和程序;組織知識庫),組織過程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俗地說,一個有經驗的員工,將自身工作經歷中積累的經驗轉化為知識體系或流程,用于提高工作效率,企業進一步將這些成型的知識體系或流程從人中抽離,形成具體的、可遷移的如文檔等的知識庫,就是一種組織過程資產。組織過程資產如數據分析模型、項目歸檔文件等。
規劃:第5章“專利導航項目啟動”
在執行項目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管理的內容和計劃進行裁剪,我們可以將PMP五十圖中“規劃過程組”一列的內容與標準文件進行對比學習。
第五部分“專利導航項目啟動”對規劃過程組的內容進行了裁剪,以便于把握執行專利導航項目時的關鍵點。標準文件中規定了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需求分析(項目范圍管理的部分)、項目團隊組建(項目資源管理)、實施方案制定等,從項目規劃的角度進行細分。
執行:第6章“專利導航項目實施”
對于實施的具體內容,標準文件中作了較詳細的指導,采用項目管理指南中“輸入-工具與技術-輸出”的格式編寫,還明確了對使用的過程的質量控制節點,包括有:
(1)專利信息和非專利信息采集的過程;
(2)數據處理的過程;
(3)專利導航分析的過程。
監督:貫穿項目全過程
在實際的項目執行過程中,監督過程組的工作貫穿整個項目,從啟動到規劃再到執行,對項目需求、計劃、過程的規范即保證了整體項目質量,以及發現問題時有效的應對或改進。如標準文件中“7.2 分析報告”、“7.3 數據集”內容所述,實際上即是對前文章節中各個執行過程產生的可交付成果的匯總,確保了項目的需求、數據信息、過程方法、結論等均可靠可控可溯,使得項目的范圍、進度、成本可嚴格把控,執行質量控制所產生的數據可證明能達到項目需求方的驗收標準。對項目執行方來說,做好監督過程同時也有利于項目的驗收歸檔,繼而積累自身的組織過程資產及改進服務。
其他:第8章“成果運用”及第9章“績效評價”
標準文件后半部分的“成果運用”和“績效評價”主要是針對項目需求方而言,實際上包含了多項項目結束后的指導運用內容及對項目驗收的評價方法。專利導航項目的最根本目的,是將專利信息分析運用到產業運行決策中,使專利創造與產業創新相匹配,將專利信息與產業、企業、技術、人才等信息相結合,推動創造和生產。因此,標準文件中同時提供了對專利導航項目成果運用在實際生產中的指導。
關鍵詞: 知識產權 專利 專利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