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8-04 23:14:10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權判定 1、在與外觀設計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采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相近似外觀設計的,應當認定被訴侵權外觀設計落入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2、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用授權公告中表示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或者體現被訴侵權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進行比較,而不應以專利權人提交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實物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進行比較。
但是,該專利產品實物與表示在專利公告文件的圖片或照片中的外觀設計產品完全一致,或者與專利權人應國知局在專利申請程序中為更清楚地了解圖片或照片中的內容而要求提交的樣品或者模型完全一致,并且各方當事人均無異議的除外。
3、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通過一般消費者的視覺進行直接觀察對比,不應通過放大鏡、顯微鏡等其他工具進行比較。
但是,如果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產品外觀設計在申請專利時是經過放大的,則在侵權比對時也應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相應放大進行比對。
4、進行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應當首先審查被訴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產品是否屬于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
5、應當根據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狀態),認定產品種類是否相同或者相近。
確定產品的用途時,可以按照下列順序參考相關因素綜合確定: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產品的功能以及產品銷售、實際使用的情況等因素。
如果外觀設計產品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使用狀態)沒有共同性,則外觀設計產品與被訴侵權產品不屬于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
6、判定是否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應當以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為標準,而不以是否構成一般消費者混淆、誤認為標準。
7、應當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而不應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設計人員的觀察能力為標準。
8、一般消費者,是一種假設的“人”,對其應當從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兩方面進行界定。
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是指,他通常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日之前相同種類或者相近種類產品的外觀設計及其常用設計手法具有常識性的了解。
一般消費者的認知能力是指,他通常對外觀設計產品之間在形狀、圖案以及色彩上的區別具有一定的分辨力,但不會注意到產品的形狀、圖案以及色彩的微小變化。
對外觀設計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作出具體界定時,應當針對具體的外觀設計產品,并考慮申請日前該外觀設計產品的設計發展過程。
9、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時,不應以外觀設計創作者的主觀看法為準,而以一般消費者的視覺效果為準。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是指行為人實施專利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那么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呢?接下來 小編為您介紹。
一、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 (一)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含義 首先,它是指權利人與加害人之問的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即指公民、法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專利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遭受財產上損失或精神利益的損害時,權利人享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加害人負有賠償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這種法律關系也稱作侵犯專利權損害賠償之債。
其次,它是指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即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制度。
根據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不論公民、法人等任何主體,凡侵犯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都應當予以賠償。
再次,它是法律規定的一種具體的民事責任形式。
當不法行為人侵害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并造成損害,即負有賠償的義務。
但如果加害人不履行賠償義務,權利人就有權提起民事訴訟并通過人民法院的判決強制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二)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 1、補償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對專利侵權的損害在確定賠償額時,應當以賠償全部損失為原則,賠償額既不能多于被侵權人的損失,也不能少于被侵權人的損失。
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也包括間接損失。
2、懲罰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在確定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額時,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對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行為實行懲罰性賠償,即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加大賠償額,使被侵權人獲得的賠償大于其受到的損失。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補償性賠償原則不論侵權人的主觀上是否是故意,情節是否嚴重,一律只對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無法體現法律對故意與過失侵權的區別態度,而懲罰性賠償原則考慮侵權人的主觀過錯和侵權的情節,予以區別對待,較為公平。
二、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 在專利侵權中,損害賠償數額主要是根據侵權行為造成專利權人的財產損失的多少來確定的。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計算有以下四種方法: 1。權利人因侵權遭受的實際損失來確定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 2。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利益來確定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專利權人因侵權造成的銷售減少的總數*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 如果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總數難以確定的: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 3。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利益來確定 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數額、該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4。法定賠償金來確定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
[案情] 葉XX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鼻炎噴劑”藥品包裝盒外觀設計專利,被授權。
被告新野神州神保健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鼻炎一噴靈” 外包裝與原告專利外觀設計相比較除將主視圖上的“噴劑”二字變為“一噴靈”外,其余部分均相同。
被告的產品也為鼻炎噴劑。
葉XX與金陽公司簽訂專利使用實施許可合同,許可金陽公司自2004年10月28日至2014年10月28日對該外觀設計專利享有獨家使用權,使用費用為人民幣40萬元 。
法院認為:被控侵權的產品與原告金陽公司的專利產品均為鼻炎噴劑,屬相同產品。
被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構成近似。
關于賠償數額,原告沒有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因侵權行為所受損失或被告因侵權行為所獲利潤,侵權人獲得的利潤和被侵權人所受損失難以查明。
原告葉XX與原告金陽公司簽訂的專利使用實施許可合同中約定了專利許可使用費為人民幣40萬元,但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該合同已經實際履行,因此無法按照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的許可費作為確定賠償額依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由法院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以及專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支出等因素,酌定賠償數額。
法院判決:一、被告立即停止侵權;二、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8萬元。
一、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 我國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是“補償原則”,也稱“填平原則”、“全部賠償原則”,是指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不論其在主觀上是出于故意還是過失,也不論行為人是否受刑事、行政制裁,均應根據因其行為造成財產損失的多少、精神損害大小,確定民事賠償范圍。
我國專利侵權立法采用的也是補償性賠償原則,而非懲罰性的賠償原則。
二、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的計算 我國《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因此,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的計算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權利人實際損失。
其計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專利權人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
二是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司法實踐中,權利人往往難以舉證證明其專利產品銷售量因被侵權而減少的數量,而證明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以及權利人銷售每件專利產品所獲得的利潤則相對容易,因此,在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情況下,可適用此種計算方法。
2、關于侵權人侵權獲利的計算。
侵權獲利,是指侵權人實施被控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益。
適用侵權獲利方法計算賠償額的案件,有可能是侵權產品投放市場尚未導致專利產品或者依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商品的銷售量的下降,但侵權產品卻占了專利產品未來的市場,因此權利人不可能提供他因侵權行為所遭受的經濟損失的證據。
在此類訴訟中,通過對侵權人的財務帳目進行審計或者其他辦法,查明侵權人的侵權獲利,對權利人的損失予以賠償。
3、專利許可使用費,是指專利權人將自己的專利權有償許可他人使用時所收取的費用。
在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利難以確定的情況下,可參照許可使用費的1 至3倍,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情節、專利的類別、專利許可使用費數額的大小、性質、使用范圍、時間等因素確定賠償數額。
司法實踐中,由于損害、利益的計算頗多困難,舉證也不容易,各國知識產權法例大都有“定額賠償”的規定。
定額賠償,是指在權利人損失和侵權人獲利均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依據與侵權行為相關的一些因素在一定幅度內酌情確定案件賠償額的方法。
我國專利保護制度中也有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定額賠償只有在前三種方法都無法確定時才考慮適用,不具有優先性和選擇性。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涵蓋內容有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