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知識產權申請須知事項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9 13:16:00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知識產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知識產權申請須知事項有哪些
知識產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知識產權,也稱“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
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首先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先分析自己需要申請知識產權權的類型是屬于知識產權的哪種形式。
對于不同的申請領域來講,會有不同的申請條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1、專利申請文件的填寫和撰寫 專利申請文件的填寫和撰寫有特定的要求,申請人可以自行填寫或撰寫,也可以委托專利代理機構代為辦理。
盡管委托專利代理是非強制性的,但是考慮到精心撰寫專利申請文件的重要性,以及審批程序的法律嚴謹性,對經驗不多的申請人來說,委托專利代理是值得提倡的。
2、專利申請的受理 專利局受理處或各專利局代辦處收到專利申請后,對符合受理條件的申請,將確定申請日,給予申請號,發出受理通知書。
3、申請費的繳納方式 申請費以及其他費用都可以直接向專利局收費處或專利局代辦處面交,或通過銀行或郵局匯付,或者電子申請注冊用戶可以通過登錄中國專利電子申請網使用網上繳費系統繳納專利費用。
銀行采用電子劃撥,郵局采用電子匯兌方式。
繳費人通過郵局或銀行繳付專利費用時,應當在匯單上寫明正確的申請號或者專利號,繳納費用的名稱使用簡稱。
匯款人應當要求銀行或郵局工作人員在匯款附言欄中錄入上述繳費信息,通過郵局匯款的,還應當要求郵局工作人員錄入完整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這些信息在以后的程序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費用不得寄到專利局受理處或者專利局其他部門或者審查員個人。
4、申請費繳納的時間 面交專利申請文件的,可以在取得受理通知書及繳納申請費通知書以后繳納申請費。
通過郵寄方式提交申請的,應當在收到受理通知書及繳納申請費通知書以后再繳納申請費,因為繳納申請費需要寫明相應的申請號,但是繳納申請費的日期最遲不得超過自申請日起兩個月。
5、專利審批程序 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五個階段。
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公布和實質審查,只有受理、初審和授權三個階段。
6、對專利申請文件的主動修改和補正 對專利申請文件的主動修改和補正也是申請人可以視需要選擇的一項手續。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只允許在申請日起兩個月內提出主動修改;發明專利申請只允許在提出實審請求時和收到專利局發出的發明專利申請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通知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對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主動修改。
7、答復專利局的各種通知書 (1)遵守答復期限,逾期答復和不答復后果是一樣的。
針對審查意見通知書指出的問題,分類逐條答復。
答復可以針對審查意見辦理補正或者對申請進行修改;不同意審查員意見的,應陳述意見及理由。
(2)屬于形式或者手續方面的缺陷,一般可以通過補正消除缺陷;明顯實質性缺陷一般難以通過補正或者修改消除,多數情況下只能就是否存在或屬于明顯實質性缺陷進行申辯和陳述意見。
(3)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補正或者修改均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
修改文件應當按照規定格式提交替換頁。
知識產權申請須知事項有哪些
1、三種不同類型專利的定義 (1)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2、申請專利所需文件及要求: (1)請求書請求書是確定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三種類型專利申請的依據,應謹慎選用;建議使用專利局統一表格。
請求書應當包括發明、實用新型的名稱或使用該外觀設計產品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含郵政編碼)以及其他事項。
其他事項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2)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
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以軟件著作權為例: 需要準備一以下材料提交到相關部門: 1、《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者身份證明——選交一項企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事業:法人代碼證書復印件;個人:身份證復印件。
3、 源著作——1份。
按前、后各連續30頁,共60頁。
不足60頁的需要提交全部。
每頁不少于50行,第60頁為結束頁。
在頁的右上角標注連續頁號1-60。
不要裝訂。
4、文檔——1份,。
按前、后各連續30頁,共60頁。
不足60頁的需要提交全部文檔。
每頁不少于30行,第60頁為結束頁。
不要裝訂。
咨詢 1、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是否屬于可以申請專利的內容;對此咨詢,建議多咨詢幾家后對比確定正確的結論。
因為當前很多的資訊接待員是的工資都是提成制的,為了業務量,有時對咨詢會有不恰當的回復。
2、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可以申請哪一種專利類型。
簽定代理委托協議
知識產權的“訴前禁令”
導讀:“訴前禁令”新鮮又實用?司法實踐通常說的“訴前禁令”是2013年施行的新《民事訴訟法》增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行為保全制度。
其內容為,法院應當事人申請,在若不及時制止被控侵權行為,將給申請人造成難以彌補損失的特定情況下,為保護申請人合法權益,保證判決或者裁決執行,避免損失擴大,在訴訟前或者訴訟過程中,責令被申請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臨時性民事強制措施。
目前,“訴前禁令”的使用較多地見諸于知識產權審判領域。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特性使然 據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來該院共審理20件知識產權行為保全案件,涉及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等領域。
為何會在知識產權案件審理中大量使用“訴前禁令”? 侵權成本低,發生頻率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傳播的加快,知識產權領域 些典型侵權行為如作品的復制、商標的模仿、技術方案的實施等都顯得愈發便捷和易于實現,豐厚的利潤和高額的回報也使侵權人置法律風險于不顧而頻繁觸及法律的紅線。
此外,智力勞動成果的無形性特點使權利人往往容易忽視,或難以防范侵權行為,當發現時,侵權行為可能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
權利欠保障,損失易擴大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智力成果,具有無形性、專屬性和易復制特點,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具有即發性和持續性特點,一旦發生侵犯行為,將在短時間內給權利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率先在知識產權領域出臺訴前行為保全司法解釋的原因。
例如,在諾華“醫藥用途專利”訴中行為保全案中,被申請人的藥品說明書包含了被控侵權信息,藥品一旦進入省級以上醫保目錄,會對申請人的權利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訴訟周期長,維權效率低
知識產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知識產權申請須知事項有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