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專利侵權如何界定,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7 15:08:47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專利侵權如何界定,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專利侵權如何界定
一、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這樣確定: 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以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額; 2。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3。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二、 專利侵權的界定標準是: 1。實施行為侵犯的是受保護的專利權; 2。實施行為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4。實施的是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侵犯專利權的侵權行為。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行為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的行為: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或者終止后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三、 提醒您,專利侵權賠償的判斷標準如下: 1。以權人因侵權行為受到的實際損失作為損失賠償額; 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作為損失賠償額; 3。以侵權人生產的侵權產品總額乘以權人產品利潤或同行業的平均利潤所得之數為賠償額; 4。以被告的生產規模等因素確定侵權賠償額; 5。以不低于許可使用費的合理數額作為損失賠償額;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一、 專利侵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
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二、 ?。ㄒ唬@謾鄵p害賠償的含義 首先,它是指權利人與加害人之問的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即指公民、法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專利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遭受財產上損失或精神利益的損害時,權利人享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加害人負有賠償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這種法律關系也稱作侵犯專利權損害賠償之債。
其次,它是指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即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制度。
根據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不論公民、法人等任何主體,凡侵犯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都應當予以賠償。
再次,它是法律規定的一種具體的民事責任形式。
當不法行為人侵害了他人享有的專利權并造成損害,即負有賠償的義務。
但如果加害人不履行賠償義務,權利人就有權提起民事訴訟并通過人民法院的判決強制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二)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 1、補償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對專利侵權的損害在確定賠償額時,應當以賠償全部損失為原則,賠償額既不能多于被侵權人的損失,也不能少于被侵權人的損失。
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也包括間接損失。
2、懲罰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在確定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額時,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對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行為實行懲罰性賠償,即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加大賠償額,使被侵權人獲得的賠償大于其受到的損失。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補償性賠償原則不論侵權人的主觀上是否是故意,情節是否嚴重,一律只對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無法體現法律對故意與過失侵權的區別態度,而懲罰性賠償原則考慮侵權人的主觀過錯和侵權的情節,予以區別對待,較為公平。
三、 專利權人發現自己的專利權被他人侵犯,并在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后,可以開始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勝算并獲得盡量高的賠償額。
專利權人要收集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專利權人首先應了解的。
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二)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
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三)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
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專利保護期屆滿前可以重新申請嗎
專利權期限屆滿后,專利權終止。
專利權期限屆滿前,專利權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專利權。
1、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 2、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1、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也是首要原則。
所謂全面覆蓋原則(又稱全部技術特征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的產品或者方法(以下合稱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一一對應并且相同,或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征在包含專利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些其他技術特征,則可認定存在侵權性質的行為。
(1)字面侵權——即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被控物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必要特征相同; (2)上位概念,被控物公開的結構屬于上位概念中的具體概念,此種情況下適用全面覆蓋原則,被控物侵權; (3)被控方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也就是說被控物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相比,不僅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征,而且還增加了特征,此種情況仍屬侵權; (4)在被控方缺少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時,被控物不侵權。
2、等同原則 起源于美國,如今已經被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普遍認同的等同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法院在判定專利侵權時適用最多的一個原則,有人說它是對全面覆蓋原則的一種修正。
所謂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征雖與專利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有所不同,但若該不同是非實質性的,前者只不過是以與后者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征,即等同特征,則仍可認定存在侵權性質的行為。
3、禁止反悔原則 在專利授權或無效程序中,對權利要求、說明書修改而放棄的技術方案,不支持納入保護范圍。
禁止反悔原則(estoppel)起源于英國的衡平法,后逐漸被普通法所吸收,成為訴訟等對抗性法律程序中當事人應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
廣義解釋禁止反悔原則是指技術方案自公開之日起,無論在權利成立過程中還是權利成立后的權利維持、侵權訴訟,都不允許對其內容作前后矛盾的差別解釋。
狹義解釋禁止反悔原則是指在專利審批、撤銷或無效程序中,專利權人為確定其專利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通過書面聲明或者修改專利文件的方式,對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作了限制承諾或者部分地放棄了保護,并因此獲得了專利權,而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法院適用等同原則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應當禁止專利權人將已被限制、排除或者已經放棄的內容重新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
4、捐獻原則 對于僅在說明書或附圖中描述而在權利要求中未記載的技術方案,不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
美國是最早適用捐獻原則的國家,在經典案例“美國最高法院在1881年審理的Miller訴Brass公司案”中,專利權人在說明書中公開了兩種燈的結構,但卻只請求保護了其中的一種。
十多年后,專利權人發現另一種結構反而更好,于是想通過再頒發程序尋求對該結構的保護。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沒有支持專利權人的請求。
該法院在判決中指出,“如果要求保護某一種裝置,但對于從專利表面來看非常明顯的其他裝置沒有要求保護,從法律上看,沒有要求保護的就捐獻給了公眾,除非它及時請求再頒發并證明沒有請求保護其他裝置完全是出于疏忽、意外或錯誤。
1、向專利管理機關申請調解和處理:不是必須的,當事人可以不經行政調處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但是專利管理機關的決定還要經過司法審查,不服的一方還可以去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還要打兩審,跨省執行有一定的難度。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專利侵權如何界定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