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大數據分析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1-03-16 11:30:07 瀏覽: 次
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發布了《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從案件審結情況、案件地域分布、當事人特征和案件特征四個方面對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國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情況進行了分析。
一、案件審結情況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知識產權案件量呈上升趨勢,2016年較之2015年同比上升41.34%。案由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著作權侵權案件量占50.20%,其中以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為主;商標權侵權案件量占34.17%;專利權侵權案件量占15.63%,其中外觀設計專利權案件最多。

二、案件地域分布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廣東、北京和浙江審結案件量最多。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知識產權侵權涉外案件中, 涉及國家多達28個。其中,美國、法國和德國涉案量最多。
三、當事人特征
當事人類型: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原被告均以法人為主。其中,法人占全部原告的87.32%,占全部被告的74.76%。被告中超八成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的單位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中超八成自然人身份為私營企業主、個體勞動者。

被告單位性質: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被告中超八成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的單位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

被告身份分析: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被告中超八成自然人身份為私營企業主、個體勞動者。

全國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為105天。其中,假冒他人專利、侵害發明專利權和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9類案件審理周期超過平均審理周期。

被告個數分析:
23.35%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被告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訴訟請求支持情況分析:
僅7.93%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原告訴訟請求全部獲得支持。

結案方式分析: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結案方式以撤訴為主,占比50.88%。

統計時間: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數據范圍:民事一審審結案件
制作時間:2017年7月
關鍵詞: 專利侵權 專利申請網 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