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和發明有何區別,知識產權的作用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22 12:04:32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實用新型和發明有何區別,知識產權的作用有哪些
實用新型和發明有何區別
1。定義的不同。
從定義上可以看出,實用新型專利在保護客體上是包括在發明專利的保護客體范圍內的。
對于產品在形狀、結構方面的改進可以申請實用新型也可以申請發明,但對于方法類的或軟件類的方案要申請發明專利,因為該方法類的或軟件類的方案體現不出形狀或結構的改變。
2。保護期限不同。
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自申請日起20年,實用新型的保護期限是自申請日起10年。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法律規定的保護期限,但具備可操作意義的實際保護期限基本是從專利授權日開始的,此時才可以起訴別人侵權或許可、轉讓別人。
3。兩者對創造性的要求不同。
發明專利要求跟現有技術相比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而實用新型只是要求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和進步。
也就是說,實用新型專利對創造性的要求比發明專利低。
在無效程序中判斷發明的創造性不僅要考慮該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而且要考慮其相近或相關的技術領域;判斷實用新型的創造性,一般著重于考慮該實用新型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
4。兩者的審查授權程序不同。
發明專利申請需要經過公開后的實質審查程序,沒有發現不符合專利法規的缺陷的,才能被授予專利權。
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則僅進行初步審查,而不進行實質審查。
也就是說,在審查授權階段,實用新型的要求比發明專利的低,更容易獲得專利證書。
5。兩者獲得專利授權的時間不同。
由第四點的審查程序我們可以看出,實用新型因為比發明專利少了實質審查程序,所以,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時間比發明專利要快的多。
大概情況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申請日起8個月左右就可以獲得授權,而發明專利申請則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專利授權。
6。未授權情況下的公開情況不同。
如果發明專利申請因為實質審查不合格而最終未被授予專利權,發明專利申請文件也是會被公開的,此時公開的技術變為現有技術。
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則是只有在授權之后才會被公開,如果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未被授權,則不會被公開。
7。兩者的維權程序不同。
主要差別在于,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在提起侵權訴訟之前,需要在訴訟前提交專利權評價報告,也就是請求專利局對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授予是否符合專利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查并出具結論,部分地相當于發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
而發明專利不需要這道程序。
知識產權的作用有哪些
1、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調動了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為智力成果的推廣應用和傳播提供了法律機制,為智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到生產建設上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為國際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提供了法律準則,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與條件有哪些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流程: 1、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 2、受理; 3、初步審查; 4、公告; 5、授權。
授予實用新型專利的條件:新穎性、先進性、工業實用性。
新穎性:主要指發明是現有技術中所沒有有的,從未公開發表過、也沒有被公開使用過。
先進性條件:主要是指技術優于現有技術,更加先進,是行業內一般從業人員所不知的、也不易發現的。
工業實用性條件:主要指的是該發明能夠投入實際使用,創造工業價值。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 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新型和發明有何區別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知識產權的作用有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