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專利可獲補貼,江蘇出臺18條知產扶持政策,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為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21 17:11:14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首件專利可獲補貼,江蘇出臺18條知產扶持政策,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為何大企業都愿意把錢砸在專利上?
首件專利可獲補貼,江蘇出臺18條知產扶持政策
4月6日,江蘇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近日出臺的《關于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進行了解讀。
這份文件共包括18條政策,其中不少是首次提出或明確的實招,具有較高的含金量,包括首次明確了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最高支持500萬元,首次提出企業首件發明專利可獲申請費和代理費補貼等,推動“江蘇制造”走向“江蘇智造”。
“我省很多產業還處于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關口,一些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市場競爭力偏弱,轉型升級壓力較大。
同時,江蘇是知識產權產出總量最多的省份,但‘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矛盾日益凸顯。
”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介紹,《政策措施》從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服務、人才和管理六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內容覆蓋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支持力度在全國尚不多見。
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蘇年度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等主要發展指標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但可轉化的高價值的專利比例較低。
此次政策的重點之一就是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創造。
按照《政策措施》,我省將培育知識產權大戶,對年度專利授權量較大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較大的軟件企業給予獎勵。
首次實施知識產權“清零計劃”,對企業首件授權發明專利的申請費和代理費給予補貼。
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聯合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符合條件的最高給予500萬元支持,同時,對高質量國內授權發明專利給予分檔獎勵。
在促進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上,《政策措施》首次明確了知識產權強企的支持方式、企業可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的知識產權費用類別,以及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風險補償方式,其中,申請以及轉讓知識產權,都可享受稅收等優惠。
政府還將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采購力度,部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臨床必需、療效確切的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高水平的知識產權服務可以加速將專利成果變現。
《政策措施》明確,將在南京江北新區等地試點建立知識產權綜合法律服務平臺。
試點發放知識產權服務券,通過政府購買方式,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團隊、眾創空間提供專業培訓、管理咨詢等服務。
據介紹,目前,我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還不多,這次政策特別鼓勵國內外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江蘇設立機構或全資子公司。
支持南京等有條件的地區申報國內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形成全鏈條知識產權服務集群發展優勢。
任何知識產權行為,離不開高素質的知識產權人才。
目前,在南理工、南工大等高校已開辟知識產權學院基礎上,“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將新增4個左右本科高校知識產權學院。
支持有關本科高校設置知識產權專業或在管理學、經濟學中增設知識產權方向,支持高職院校設置知識產權應用類專業。
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為何大企業都愿意把錢砸在專利上?
5G之爭,自然離不開技術的創新和專利的儲備,誰擁有的專利技術越多,誰就更有話語權。
近日,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一份關于“5G標準專利聲明的調查”的報告,截至2022年1月1日,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占比達到20%,美國的所有企業的5G核心專利的占比不到15%。
(圖片來源/IPlytics 5G專利統計報告) 華為成就離不開專利 這份5G專利報告顯示,當前全球共計有21571項5G標準專利聲明。
華為以 3147 件排名第一,其后分別是三星、中興、LG電子、諾基亞和愛立信。
華為的 5G 相關研發費用被認為每年高達 100 億美元以上,并且華為在基站設置相關專利等方面,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目前在全球共計擁有85000項有效專利,并且發明專利占據了90%,累計向歐盟官方申請3524項,依舊排名第一。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中,華為共計投入了超過6000億的研發費用,超過了公司總收入的14%。
此外,華為每年的研發經費,有20%-30%投入研發創新,70%供予產品開發。
可以說,華為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自然是離不開對自主研發和對專利布局的重視。
(圖片來源/樂 知 網) 那么,專利布局對企業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專利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開拓海外市場,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化,專利布局很重要。
2、保護企業對技術的投資,市場經濟存在著激烈競爭,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要達到這種目的,就要把自己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使其得到國內法律保護,否則,你的發明創造誰都可以使用,你的產品誰都可以仿造,失去了占有市場的機會。
3、擁有專利的企業,符合一定的條件可以申請認定成為高新企業,獲得稅費減免及其他政策補貼。
4、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更易于獲得消費者的信賴,有助于企業的宣傳推廣、打開市場,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特別是技術依賴型企業,專利技術更代表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中國之前有兩家家喻戶曉的剪刀品牌—北京的王麻子和杭州的張小泉,但目前國內最常見的卻是陽江十八子,陽江十八子就是靠大量申請專利,通過自己的專利技術不斷來擴大和壟斷市場,最終把王麻子和張小泉擠出了市場。
這也說明了誰擁有先進的技術多,擁有的專利技術好,誰就有較強的競爭力,并很大可能在競爭中取勝。
(圖片來源/樂 知 網) 近幾十年來,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競爭實際上就是技術的競爭。
專利技術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積極動力,對企業乃至國內競爭力的提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既然專利對企業如此重要,企業一定要重視布局專利和技術創新。
還沒有進行專利布局或企業專利數量較少的老板也可以考慮購買專利,專利購買是在短時期內增加專利儲備的最直接的方法,買專利就上知識產權,1天匹配15天拿證,精選優質專利,等你來選。
蚊蟲叮咬驅蚊專利來“護體”
驅蚊成分是指能夠揮發出驅趕昆蟲的物質,按照來源可分為植物源和化學合成的驅避劑。
驅蚊產品主要為涂抹類產品,一般含有水、乙醇、表面活性劑和少量香精等,還有其他如驅蚊貼、驅蚊手環等佩戴類產品。
專利申請日益活躍 筆者通過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CNABS)對2022年7月10日前公開的相關專利申請進行檢索,獲得涉及日用品中驅蚊活性成分研發的專利申請651件。
該領域的年度專利申請量變化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6年以前,該階段涉及驅蚊產品的專利申請量較低;第二階段是2007年至2012年,涉及驅蚊產品的專利申請量在這一階段開始穩步增加,年申請量逐漸上升至30件左右;第三階段是2013年之后,這一階段驅蚊產品的專利年申請量開始大幅增長,年均達到近90件。
專利申請趨勢表明,隨著消費者對于驅蚊產品的需求增加,市場上關于驅蚊成分的研發活動也日益活躍。
筆者對該領域專利申請人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國內企業中提交專利申請最多的是江蘇奇力康皮膚藥業有限公司和揚州市錦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申請日均為2014年以后,發明內容均涉及包含天然成分提取物的驅蚊產品。
其中,江蘇奇力康皮膚藥業有限公司的專利申請覆蓋美白、防曬、皮膚清潔、口腔等日用品領域,驅蚊產品是其眾多研發分支中的一項;揚州市錦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提交的全部專利申請均涉及驅蚊產品。
此外,較為活躍的國內申請人還有金瑪瑙香水(明光)有限公司、青島博泓海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
筆者發現,研發了大獲成功的“六神花露水”的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僅在2003年提交了一件發明專利申請,并獲得授權,目前該專利處于有效期內。
該專利保護的技術方案是通過驅蚊酯與植物精油的復配獲得安全有效的驅蚊產品。
此后,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并未再提交與驅蚊產品相關的專利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該領域專利的同族引證次數進行分析發現,上海家化有限公司的這件專利申請是該領域被引證次數最多的專利之一。
可見,該專利一直受到競爭對手的密切關注。
研發方向較為單一 筆者研究發現,國內企業對于驅蚊產品的研發方向較為單一,大多涉及將天然原料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與避蚊胺、驅蚊酯等化學成分復配。
在國外申請人中,申請量較多的公司是國際香料和香精公司、納幕爾杜邦公司等。
國際香料和香精公司的8件發明專利申請均涉及可用于防蚊產品的香精香料,研發重點在于新型香料的開發,而未對防蚊效果進行研究。
納幕爾杜邦公司提交了一系列關于二氫荊芥內酯驅蚊劑的專利申請,該系列申請還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數十個國內和地區提交。
二氫荊芥內酯存在于貓薄荷(荊芥屬),例如土荊芥的香精油中,是一種已證明有效的驅蟲化合物。
納幕爾杜邦公司在該系列專利申請中,對于二氫荊芥內酯的各種異構體的驅蚊效果和保護時間進行了研究,并要求保護包含二氫荊芥內酯的驅蚊組合物、驅蚊方法等技術方案,但在中國僅有驅除蚊蟲的方法權利要求獲得了授權。
日本的大幸藥品株式會社在2008年提交了一件含有二氧化氯作為有效成分的蚊蟲驅避劑,同時圍繞該申請在多個國內提交了同族申請,最終在中國僅有包含特定含量的二氧化氯的組合物的驅蚊用途獲得專利授權。
除此之外,部分企業還從其他方面入手,改善已知驅蚊成分的效果。
例如采用微囊技術,天津郁美凈集團有限公司提交了兩件涉及微膠囊驅蚊組合物的專利申請,該微膠囊驅蚊產品能夠直接用于人體,減少驅蚊成分給皮膚帶來的刺激,并延長驅蚊有效時間。
此外,青蛙王子(中國)日化有限公司、廣州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等企業和高等院校也紛紛提出了關于微膠囊型驅蚊產品的專利申請。
由于驅蚊產品與防曬產品同時使用,會降低防曬和驅蚊效果,而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消費者,往往會同時受到日曬和蚊蟲叮咬的困擾。
因此,雷克特本克斯爾(澳大利亞)有限公司、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將研發目標投向了開發同時具有防曬和驅蚊功效的產品。
雷克特本克斯爾(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提出使用適當的乳化劑時,防曬劑和驅蟲劑聯合可以得到防曬效果穩定的組合物。
而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則開發了一種異長葉烯酮防曬驅蚊霜,該產品既能驅避蚊蟲叮咬,又能起到防曬作用,圍繞該技術的專利申請已獲得授權,其產品、制備方法均獲得了專利保護。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近年來,涉及開發新的有效驅蚊成分的專利申請數量不斷增多,例如合成或提取新化合物的開發、植物精油的復配等。
但是從市場角度來說,新研發的驅蚊成分由于安全性有待驗證,很難立刻進入市場,獲得收益。
因此,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筆者認為,以改善已知產品的使用感受為目的進行研發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首件專利可獲補貼,江蘇出臺18條知產扶持政策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華為5G專利全球排名第一!為何大企業都愿意把錢砸在專利上?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