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發明專利要注意的問題,專利申請的程序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4 01:40:26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申請發明專利要注意的問題,專利申請的程序有哪些
申請發明專利要注意的問題
市場上商業競爭激烈,各企業之間的硬實力是最為關鍵的,除了其他各項實力之外,如何開發知識產權領域的自主研究,也是一大挑戰,擁有各項專利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那么怎么申請知識產權專利?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申請知識產權專利需要向專利局提交申請。
提交申請應包含的內容: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
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申請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摘要(必要時應當提交摘要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必要時應當提交說明書附圖)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摘要及其摘要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等文件。
申請人提交的有關圖片或者照片應當清楚地顯示要求專利保護的產品的外觀設計。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要求保護色彩的,應當提交彩色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
提交申請的方式: 申請人應當以電子形式或者書面形式提交專利申請。
(1)申請人以電子文件形式申請專利的,應當事先辦理電子申請用戶注冊手續,通過專利局專利電子申請系統向專利局提交申請文件及其他文件。
(2)申請人以書面形式申請專利的,可以將申請文件及其他文件當面交到專利局的受理窗口或寄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也可以當面交到設在地方的專利局代辦處的受理窗口或寄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代辦處”。
法律依據 《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 1、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發明專利是企業具有研發能力的象征,代表著企業具有對產品的創新能力,是無形資產和無形宣傳。
2、發明專利具有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系,得到國家法律保護,從而有效保護發明創造成果,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與銷售的安全性。
3、發明專利有利于防止他人模仿新技術、新產品。
4、專利除具有以上功能外,還作為企業上市和其他評審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評審、科技項目的驗收和評審等。
5、專利具有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橋梁作用,擁有發明專利的個人和企業,經過評估可以作為入股其他公司股份,享有股份。
6、發明專利既可用作盾,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也可用作矛,打擊對手的侵權行為。
充分利用專利的各項功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7、發明專利是可以交易的,企業通過交易得到的專利,雖然在法律上擁有了該發明專利的權利。
但是專利證書上還是原發明人的信息。
如果企業自己申請的專利,那么專利證書上就是企業的信息,這樣更能真正體現企業的創新能力。
8、專利有三個階段,發明的申請、發明的公布、和發明的授權。
只有到發明的授權,獲得發明專利證書,才能說獲得專利了。
當前專利的授權比例是很低的,大量的申請是不能獲得專利的。
因此,有些商家用發明專利的申請號渾水摸魚,充當發明專利進行欺騙。
1、對于一個有形的專利,專利的權利內容很容易鑒定,可以把技術核心寫清楚,這種專利的侵權很容易鑒定,應該也必須把技術核心寫清楚。
如機械設備類的專利。
專利申請的程序有哪些
專利的類型其實是有很多種的,大家如果想要申請專利保護,首先需要明白自己需要申請哪一類的專利,因為不同的專利可能申請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專利申請要多長時間?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1、外觀設計專利申請(6個月-8個月)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需準備好產品的六個面的外觀視圖,并填寫《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書》連同外觀設計簡要說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申請文件。
2、實用新型專利(10個月-1年)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都需要撰寫好請求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等專利申請文件一同向專利局提交。
3、發明專利(2年-3年)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期間一般是3-5年左右,法律上沒有明確的審批期限限制以發明專利為。
1、國家知識產權局:管理全國的專利工作(包括知識產權涉外事宜;沒有直接處理和調解專利糾紛的行政執法權力;具有指導地方法規制定和執法業務,以及指定管轄的職能);統一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依法授予專利權(地方知識產權局沒有審查和授予專利權的職能) 2、地方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設置:省級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知識產權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地州級(含)以上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區首府城市知識產權局;計劃單列市知識產權局;各地(州)級市知識產權局;直轄市各城區知識產權局;新疆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 3、地方管理專利工作部門的職能: (1)處理職能:認定侵犯專利權行為是否成立;查處假冒專利行為。
(2)調解職能: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糾紛;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職務發明的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和報酬糾紛;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其他專利糾紛。
發明專利申請需要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五個階段,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公布和實質審查,只有受理、初審和授權三個階段。
1、申請階段 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有附圖的,應當提交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必要時應當有摘要附圖)。
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的,應提交委托書。
申請費用減緩的,應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及相應的證明文件。
2、審查階段 (1)初步審查: 專利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后,需經初步審查。
在初步審查合格之后,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
專利局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初步審查主要核查①申請文件是否齊備;②形式上是否符合標準;③費用是否繳納。
在初步審查中,專利局會針對以上事項發出補正通知書,由申請人進行補正。
(2)實質審查 發明申請公開之后,專利局在收到申請人的實質審查請求的情況下,啟動實質審查。
審查員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在通知書對發明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等做出評價,并且指出申請文件中的實質缺陷。
申請人答復審查意見,必要時修改申請文件。
如果申請人的答復克服了審查意見,審查員會發出授予專利權通知書。
如果申請人的答復沒有克服審查意見,審查員會再次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或者發出駁回通知書。
(3)授權 申請人在接到授予專利權通知書之后,需要辦理登記手續。
申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專利登記費、授權當年的年費、公告印刷費,同時還應當繳納專利證書印花稅。
申請人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后即可獲得專利證書。
專利侵權判定原則(一)全面覆蓋原則
專利侵權判定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
專利侵權判定和判斷合同違約不一樣,合同有相應的合同條款,可操作性比較強,而專利侵權判定需要與權利要求書做比較,被控產品方案很多情況下與權利要求書都是不一致的,不一致達到什么程度構成侵權,不一致達到什么程度不構成侵權,這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因為既涉及到法律衡平的問題,同時又涉及到技術問題。
從國外的侵權判定司法實踐來看,經歷了一個從整體方案比較到具體特征一一進行對比的過程,我國侵權判定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外尤其是美國的侵權判定原則。
本文將討論關于專利侵權判定的幾個基本原則,著重探討其中的等同原則,因為該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難點問題。
第一節 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所謂全面覆蓋原則,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么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征,缺一不可。
在判定專利侵權時,最先適用的是全面覆蓋原則。
在下述幾種情況下,視為被控物全面覆蓋了專利的權利要求。
1、 字面侵權。
即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被控物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必要特征相同。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H型強場磁化杯體(1),其特征在于:杯體的兩側各鑲嵌一塊永久磁鐵(2)。
如果被控物的杯體兩側各鑲嵌了一塊永久磁鐵,那么可以看到,被控物的結構與權利要求所描述的結構一模一樣。
2、 專利權利要求中使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物公開的結構屬于上位概念中的具體概念,此種情況下適用全面覆蓋原則,被控物侵權。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一種新型機器人行走機構,其特征在于:電機接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裝有驅動輪。
被控物的結構為,電機經齒輪傳動,輸出軸上裝有驅動輪。
被控物采用齒輪傳動,齒輪傳動的結構屬于“傳動機構的具體概念,因此,被控物屬于侵權。
3、 被控物的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也就是說被控物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相比,不僅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征,而且還增加了特征,此種情況仍屬侵權,因為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就是只要被控物具備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征就算侵權,而不問被控物是否比權利要求的多。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一種電褥子,其特征在于:具有絕緣性能好的電阻絲。
被控物的結構具有絕緣好的電阻絲,而且還具備一個電阻絲短路保護裝置,盡管被控物的特征多于專利權利要求,而且可能還具有一定的創造性,由于被控物的結構覆蓋了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征,所以被控物侵權。
實踐中,公眾可能對此有一些不理解,覺得被控物的特征多于權利要求,而且性能可能還要優于專利產品,為什么還要算做侵權呢?這是因為專利保護的是智力成果,在后的產品如果是在專利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盡管可能性能要優于專利產品,但是由于使用了他人的專利,利用了他人的智力成果,就必須獲得他人的許可,否則就是侵權行為。
由此,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前面所述的被控物,其特征多于專利權利要求,但是多出的特征可能具備一定的創造性,也可能申報專利,并獲得專利權。
司法實踐中,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也就是說被控物也具有在原告之后申報的專利,該專利是在原告專利基礎上的改進專利,就如前面所分析的,由于被控物全面覆蓋了原告專利的權利要求特征,被控物侵權,即使該產品獲得了專利權。
針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在原告和被告都具備專利的情況下,如果被告的專利在后,那么在專利侵權判定時,不考慮被告的專利。
前面探討的是適用全面覆蓋原則什么情況下,被控物為侵權,下面談一下,何種情況下被控物為不侵權。
在被控物缺少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時,被控物不侵權。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種情況下被控物不侵權,其前提是侵權判定不適用等同原則和多余指定原則,等同原則和多余指定原則將在后面加以論述。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一種新型消火栓保護筒,具有進水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筒體為玻璃鋼制成,筒體和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通過密封圈連接在一起。
被控物的筒體由玻璃鋼制成,也具有進水管和出水管,但是筒體和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直接焊接成一體,沒有密封圈這個結構,由于被控物缺少權利要求中的一個特征,所以被控物不構成侵權。
申請發明專利要注意的問題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申請的程序有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