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入股應該辦理什么手續,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4 01:17:49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入股應該辦理什么手續,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專利入股應該辦理什么手續
對于股東的出資問題,我國的公司法有明確的規定,除了貨幣,其他的像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實物這些非貨幣資本也是可以用來出資的。
那么如果是專利入股應該辦理什么手續呢?專利技術入股有什么方面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答。
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
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即以專利入股的,應該當專利權轉移至公司名下。
公司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進行注冊登記。
進行注冊登記時,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的驗資證明中應當附上專利證書、計算機軟件登記證書、非專利技術成果鑒定證書或者市科技主管部門的證明等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
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在專利技術入股的操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在實踐中以專利技術入股的形式,包括用專利權入股的、以專利實施權入股的,還有把專利申請權也視為專利技術作價入股。
所以首先應該明確以專利技術入股的形式,當然,為了減少將來不必要的糾紛,我們應該首推以專利權入股。
第二,注意以專利權入股需完成以下出資手續方可認定出資無瑕疵,首先須對專利的價值進行評估,然后專利權人依據設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專利局辦理專利權轉移于被投資的公司的登記和公告手續,工商登記機關憑專利權轉移的手續確定以專利技術入股的股東的完成股東投資義務的履行。
第三,注意專利入股的必須是專利的合法權利人。
并且在我國法律對能進行股權投資的主體是有規定的,無論是國有企業,法人內設職能機構還是個人進行專利入股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第四,在使用專利技術入股時,還必須注意技術資料的交接和權利的移交;專利入股方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后續改進成果的權屬和各方的違約責任。
第五,對于專利入股需要特別注意專利技術的可靠性。
不可否認由于審批專利的審查員受專利局文獻存儲量的限制和可能有的工作疏忽等原因,把不具備專利條件的技術授予專利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加之對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不進行實質審查的,所以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提出宣告專利無效的申請。
一旦被宣告無效就不具備財產權的屬性,就不能作為入股的技術。
所以對專利進行必要的審查檢索及在合同中約定無效后的處理辦法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還有一個特別需要強調的問題,就是入股后涉及到的公司治理問題,我國原有的《公司法》規定無形資產的出資金額不能超過注冊資本的20%,但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對無形資產的比例可提高到35%。
所以過去以無形資產出資的不可能成為公司的大股東,至少不會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只能處于附屬地位。
(但新《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公司法》已經取消了相關規定,對出資比例不做限定。
)也就是說知識產權的出資比例最高可達到70%,可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專利被駁回了的處理辦法是: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請求復審。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復審后,作出決定,并通知專利申請人。
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一條 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請求復審。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復審后,作出決定,并通知專利申請人。
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復審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三年。
提示您,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專利權人應在三年內及時提起專利侵權的民事訴訟,否則的話對方會有訴訟時效的抗辯權。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專利權的轉讓有以下途徑: 1。委托轉讓。
專利權人委托他人代為辦理專利轉讓的相關手續; 2。自行轉讓。
專利權人自行辦理專利轉讓的相關手續; 3。參會轉讓。
專利權人參與各類專利技術新產品展覽會并在各類技術交易活動中發布和推廣技術;
國際專利申請的流程
在任何一個國家,專利權的保護十分重要的,在被授予了專利權之后,那么申請人就會成為專利權人,此時自己的專利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可能大家以為專利分為國際和國內,其實不是這樣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具體解釋國際專利申請的流程。
首先,國際專利是不存在的,準確名稱應為“專利的國際申請”。
其次,《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締約國的國民想要對某一技術向《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締約國中的一個或多個國家申請獲得專利保護時,可以按照《專利合作條約》所規定的程序,向《專利合作條約》所指定的受理單位或國際局,遞交指定語種的申請文件,這一個遞交程序就視為已經在所有的《專利合作條約》締約國遞交了專利申請。
第一步:提交申請 申請人以一種語言,提交一份滿足PCT形式要求的國際申請,并繳納一組費用。
第二步:國際檢索 由“國際檢索單位(ISA)”(世界主要專利局之一)檢索可影響發明專利性的公開文獻,并對發明的可專利性作出意見。
第三步:國際公布 國際申請中的內容將自最早申請日起18個月屆滿之后盡早公之于眾。
第四步:補充國際檢索(可選) 由愿意提供補充檢索且未參與主檢索的國際檢索單位執行,查找進行主檢索的國際檢索單位因現有技術在語言和技術領域上的多樣性而未能檢索到的已公布文獻。
第五步:國際初步審查(可選) 經申請人要求,國際公布后(通常是在對原申請做出修改的情況下),由一國際檢索單位進行附加的專利性分析。
第六步:國家階段 PCT程序完成之后,申請人開始直接向希望獲得專利的國家(或地區)專利局尋求專利授予。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是該條約制定的受理單位,中文也是該條約指定的語種,因此,中國人可以用中文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專利的國際申請”。
具體哪些國家和哪些語種是被指定的,需要隨時關注最新的指定名單。
過去要在數國獲得專利保護,必須向每個國家逐一辦理專利申請,程序和手續都十分繁瑣。
為解決這一問題,1970年6月19日由美、英、法、德、日等國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外交會議,簽訂了《專利合作條約》。
截至到現今,其成員國已達114個。
也就是說,申請人提交一項國際申請,在114國均有效。
PCT的宗旨是通過簡化國際專利申請的手續、程序,強化對發明的法律保護,促進國際間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此程序僅僅是簡化了申請階段,但并未包括審查和授權階段。
也就是說,部分人基于“國際專利”這一概念而建立的,只要遞交一次申請就在所有國家都獲得了專利保護的想法是錯誤的。
專利入股應該辦理什么手續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如何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