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一般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2 22:40:10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一般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
自主知識產權與專利什么是專利專利是專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
社會上對它的認識一般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
例如:我有三項專利,就是指有三項專利權;這項產品包括三項專利,就是指這項產品使用了三項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或外觀設計);我要去查專利,就是指去查閱專利文獻。
專利法中所說的專利主要是指專利權。
所謂專利權就是由國家知識產權主管機關依據專利法授予申請人的一種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
一項發明創造完成以后,往往會產生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發明創造應當歸誰所有和權利的范圍以及如何利用的問題。
沒有受到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其內容泄露以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項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后,專利法保護專利權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并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就是侵權。
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到侵犯而經濟上受到損失的,還可以要求侵權者賠償。
如果對方拒絕這些要求,專利權人有權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權,它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限制。
專利權只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后專利權就不再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
專利權的有效期是由專利法規定的。
專利權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的法律有效管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
每個國家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專利權并不是伴隨發明創造的完成而自動產生的,需要申請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申請才能授予專利權。
如果申請人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無論發明創造如何重要,如何有經濟效益都不能授予專利權。
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必須將發明內容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圖片、照片中充分公開,因為在把無形的發明創造變成專利權這種權利時,要靠權利要求書或圖片、照片來劃定保護范圍,而這些公開的內容是支持權利存在的惟一依據。
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或者圖片、照片就是專利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
專利在國際上通常指發明專利。
我國專利法除發明專利以外,還規定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并規定發明專利批準以后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10年。
什么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這個定義包括三點意思:(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
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于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于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于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
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
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于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
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
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
專利只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類型,知識產權的范圍遠遠大于專利。
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的意義在于創新和保護。
一般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專利權的保護十分重要的,在被授予了專利權之后,那么申請人就會成為專利權人,此時自己的專利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自然專利權人也會享受到一定的權利。
那么一般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久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具體的內容。
1、《專利法》第42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2、《專利法》所稱申請日,有優先權的,指優先權日。
3、申請專利保護期限要注意,使用他人專利期限一定要向專利局檢索后再選擇使用。
4、保持專利權的有效期是以專利權人按規定繳納年費為前提,當在下列情況下,專利權提前終止: 1)專利權人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的。
2)專利權人以書面形式聲明放棄其專利權的。
5、《專利法》第39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做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6、對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法》第四十條也規定,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
7、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8、發明專利的有效期應該是從授權公告日起,至申請日后20年之日止,而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從授權公告日起,至申請日后10年之日止。
9、發明專利權的有效期的起點是授權公告日,終點是從申請日算起20年截止之日。
10、上述有效期都是基于專利權人按時繳納了相應費用(例如年費)的假設,而且在此期間專利沒有被無效掉。
11、如果專利權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年費,或者專利被無效掉了,專利的有效期就提前結束了 綜上可知,我國發明專利權的有效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有效期為10年,起算時間都是申請日。
這點與美國專利的有效期是有很大不同的。
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
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
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專利權公告之日起算,不論公告之日與授權日、發出專利證書之日是否是同一天。
我國的專利分為了三大類,包括發明創造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
其中類型不同的專利,規定的有效期也不一樣。
作為發明專利,有效期是從授權公告日起,至申請日后20年之日止。
但要是后兩種專利的話,則有效期從授權公告日起,至申請日后10年之日截止。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多長
現在大家都比較重視知識產權,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人企圖侵犯他人權益來換取相應的利益,如果專利權人的專利權被侵犯了,大家一定要及時處理,那么專利侵權應該如何處理?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直接侵權行為。
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
其表現形式包括: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3、間接侵權行為。
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
間接侵權行為通常是為直接侵權行為制造條件,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行為人銷售專利產品的零部件、專門用于實施專利產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實施專利方法的機械設備;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托,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等。
專利糾紛的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之日起計算。
所謂“得知”,是指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確切發現和知道其權益受到侵害。
所謂“應當得知”,是指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確實不知道其權益已經受到侵害,但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可以推定其應該知道的情況。
如侵權產品的公開銷售和使用;專利公報已將他人申請專利的文件公布等。
在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處的專利糾紛中,大多數情況是以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之日作為時效的起算日。
例如以授權公告日起算,因為專利公報公告的法律事實,可以作為推定其“應當得知”的條件。
因此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應當關注專利公報中的信息,及時行使自己的請求權,以免因延誤時效而造成損失。
1、將對方技術與自己的專利技術進行認真的對比分析,看對方的技術特征是否確實落入自己專利的保護范圍內,以確定專利侵權是否成立。
2、專利權人還應對自己的中國專利權的專利性進行分析,以確定其有效性。
3、專利權人在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后,可以通過協商或訴訟索要賠償和停止侵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通俗一點來講,專利侵權行為就是被人就某項技術(也叫發明創造)申請,經確認后,國家專利局授權這項專利,而行為人在以后的生產經營中處于商業目的應用了該項技術,有沒有經過權利人同意,這就是專利侵權。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一般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