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專利授予的客體,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發明創造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2 15:36:07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不屬于專利授予的客體,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發明創造
不屬于專利授予的客體
什么受專利法保護 官方整理 更新時間: 2021-08-26 14:32:31 人瀏覽 導讀: 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和商業秘密區別的是,專利保護期限是有限的。
相比專利,商業秘密需要盡可能采取萬全之策進行保護,日常保護耗費大量時間。
更多關于什么受專利法保護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來解答這個疑惑。
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和商業秘密區別的是,專利保護期限是有限的。
相比專利,商業秘密需要盡可能采取萬全之策進行保護,日常保護耗費大量時間。
更多關于什么受專利法保護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來解答這個疑惑。
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和商業秘密區別的是,專利保護期限是有限的。
相比專利,商業秘密需要盡可能采取萬全之策進行保護,日常保護耗費大量時間。
各國專利法規定不同,中國和多數國家都要求發明應具備新穎性、先進性和工業實用性。
新穎性指在提出專利申請之日或優先權日,該項發明是現有技術中所未有的,即未被公知公用的。
凡以書面、磁帶、唱片、照相、口頭或使用等方式公開的,即喪失其新穎性。
有些國家采用世界新穎性,有些國家采用國內新穎性,也有些國家公知以世界范圍為標準,公用以本國范圍為標準。
先進性也稱創造性,指發明在申請專利時比現有技術先進,其程度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專業人員不是顯而易見的。
實用性指發明能夠在產業上制造和使用。
1、按《專利法》第五條的規定,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2、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下列客體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發明創造
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發明創造 官方整理 更新時間: 2020-05-25 05:26:43 人瀏覽 導讀: 核心內容:實用新型專利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通常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下面由。。。
核心內容:實用新型專利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通常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下面由小編為您介紹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感謝您的關注。
實用新型專利的主要特點: 一是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
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制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
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
二是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實用價值大。
三是在專利權審批上采取簡化審批程序、縮短保護期限、降低收費標準辦法加以保護。
依照我國的現行專利法,國家專利局第27號公告列舉了下列發明創造尚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對象: (1)各種方法,產品的用途; (2)無確定形狀的產品,如氣態、液態、粉末狀、顆粒狀的物質或材料; (3)單純材料替換的產品,以及用不同工藝生產的同樣形狀、構造的產品; (4)不可移動的建筑物; (5)僅以平面圖案設計為特征的產品,如棋、牌等; (6)由兩臺或兩臺以上的儀器或設備組成的系統,如電話網絡系統、上下水系統、采暖系統、樓房通風空調系統、數據處理系統、軋鋼機、連鑄機等;
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
如何判定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發明專利侵權和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是否是一樣的?是否都適用全面覆蓋原則以及等同原則?下文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侵權判定的比較 1、進行侵權判定,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征逐一進行對應比較。
2、進行侵權判定,一般不以專利產品與侵權物品直接進行侵權對比。
專利產品可以用于幫助理解有關技術特征與技術方案。
3、當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均有專利權時一般不能用雙方專利產品或者雙方專利的權利要求進行侵權對比。
4、對產品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比較,一般不考慮侵權物與專利技術是否為相同應用領域。
(二)全面覆蓋原則的適用 5、全面覆蓋,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必要技術特征全部再現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一一對應并且相同。
6、全面覆蓋原則即全部技術特征覆蓋原則或字面侵權原則。
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征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7、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征時,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8、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征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
9、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并且獲得了專利權則屬于從屬專利。
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三)等同原則的適用 10、在專利侵權判定中,當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適用等同原則進行侵權判定。
11、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技術特征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征相比,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等同的技術特征。
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12、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也包括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必要技術特征相等同的技術特征所確定的范圍。
13、等同特征又稱等同物。
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技術特征,是專利權利要求中相應技術特征的等同物: (1)被控侵權物中的技術特征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相應技術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 (2)對該專利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通過閱讀專利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技術特征。
14、等同物應當是具體技術特征之間的彼此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彼此替換。
15、等同物代替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區別技術特征的替換,也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術特征的替換。
不屬于專利授予的客體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發明創造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