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最佳時機應該如何確定?,歐專局報告專利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6-10 10:49:57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申請最佳時機應該如何確定?,歐專局報告專利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趨勢
專利申請最佳時機應該如何確定?
申請時間是企業申請專利時要考慮的關鍵問題之一。
針對不同的競爭態勢和競爭對手,企業要采取不同的申請策略。
在不同的時間提出的專利申請有不同的作用。
下面來詳細看看如何確定專利申請的最佳時機。
企業應當根據特定的技術創新成果來選擇和確定申請時機,即依據不同的發明創造選擇不同的申請時間。
確定專利申請時機的原則 一般說來,在確定專利申請時機方面,要重視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充分考慮競爭對手目前的狀況,特別是研究相同發明創造的可能性。
如果競爭對手目前還無力研究出同樣的成果,那么就不必急于申請,待競爭對手準備研制但尚未研制出來時再申請專利。
其次,對于企業基本發明專利申請時間,除考慮到基本發明本身的狀況以外,還要考慮其應用研究和周邊研究的成熟度。
為了布置嚴密的專利網,防止競爭對手的遏制戰略或者超越戰略,以周邊技術限制基本發明,企業一般可考慮在基本發明的應用研究或者周邊研究成熟后,再進行基礎專利申請。
比較好的做法是在申請基礎發明專利的同時申請多種外圍專利,以此構建牢固的專利壁壘。
再次,要防止過早申請專利。
如果在發明創造尚未成熟時或者申請文件準備不完善時申請專利,可能會導致發明創造無法獲得授權。
同時,過早申請專利,就等于向競爭對手暴露企業的研發方向,甚至技術秘密。
另外,由于專利保護期是從專利申請日起算,如果市場成熟較晚,而專利申請過早就會出現未來的專利壽命與產品生命周期不吻合,技術生命力過早結束的后果。
歐專局報告專利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趨勢
歐洲專利局(EPO)的一份題為《專利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趨勢》(Patents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Trends in 3D printing technologies)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歐洲增材制造(也稱為3D打印)的專利申請以平均每年36%的速度增長,是該局同期所有申請年平均增長率(3.5%)的10倍多。
該報告進一步表明,歐洲在增材制造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2010年至2018年間,歐洲發明人和企業向EPO提交的增材制造專利申請幾乎占全球總申請量的一半。
EPO局長安東尼奧。坎普諾斯(António Campinos)表示:“增材制造的崛起是數字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一部分,這證實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已完全反映在向EPO提交的專利申請中。
歐洲已成為包括增材制造技術在內的快速增長的數字領域的全球創新中心。
這一優勢十分明顯地體現在增材制造申請人排名中,在過去的10年中,歐洲發明家和企業提交了近一半的專利申請。
” 歐洲的領先地位 該報告顯示,2010年至2018年間,歐洲國家的申請人向EPO提交的增材制造發明專利申請占所有此類申請的47%(或7863項申請)。
歐洲的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德國的表現,該國申請占比為19%(或3155項)。
在其他歐洲國家中,西班牙、比利時、英國、瑞士和荷蘭在增材制造專利方面也表現出很強的專業化水平。
在世界范圍內,美國是申請量最高的國家,占比為35%(或5747項申請)。
2010-2018年增材制造專利申請的地理來源 申請最多的領域——健康、能源和交通運輸 數據進一步表明了增材制造技術的跨行業影響。
自2010年以來,增材制造在健康領域的應用對專利的需求最大(4018項申請),其次是能源和交通運輸,二者也都申請了大量專利申請(分別為2001項和961項)。
除此之外,工業工具、電子產品、建筑和消費品以及食品等領域的專利申請也實現快速增長。
各行業領先的申請人 主要申請人的分布情況也反映了行業多樣性。
分析表明,在2000年至2018年間,排名前25位的申請人提交的增材制造專利申請約占總數的30%(或6548項申請)。
其中,美國的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和聯合技術(United Technologies)位于首位和第2位,歐洲的西門子(Siemens)排名第3。
名單還包括來自交通運輸、化工和制藥、信息技術、電子、成像和消費品等許多不同技術領域的參與者,以及專注于3D打印領域的專業企業斯特塔西(Stratasys)、三維系統(3D Systems)和EOS等,這充分體現了該技術領域的行業多樣性。
在整體排名中,美國和歐洲也占主導地位,排名前25位申請人中有11家美國公司和8家歐洲公司。
其他參與者的重大貢獻 雖然增材制造技術領域中2/3的專利申請是由大公司提交的,但該研究還顯示,擁有15至1000名員工的公司申請占比10%(或2148項申請),個人發明者和少于15名員工的小型企業申請占比12%(或2584項申請),而高校、醫院和公共研究組織則占比11%(或2448項申請),這3個群體是增材制造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參與者。
外觀專利申請必要條件你了解多少?
外觀專利申請必要條件你了解多少? 外觀設計專利屬于專利的一種,其申請條件也要符合我國專利法的規定。
外觀設計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
它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觀設計不是技術方案。
中國《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申請外觀專利的發明創造要符合三個條件: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創造性的判斷更多的是關注技術的非顯而易見性,雖然一項發明創造具備了新穎性,但不一定就有創造性。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具備實用性的發明創造應當能夠制造或使用,即具備可實施性。
只有產品外觀設計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才能申請外觀專利。
大家在申請外觀專利前最好先對照上述要求確認一下自己的產品設計是否符合外觀專利申請的條件,避免時間的浪費和不必要的金錢損失。
專利申請最佳時機應該如何確定?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歐專局報告專利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趨勢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