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專利權取得的辦法有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5-07 17:24:03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什么?專利權取得的辦法有哪些?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什么?專利權取得的辦法有哪些?
一、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什么 1、注冊取得。
即發明創造所有權人提交請求書、說明書等相關材料,申請專利; 2、專利轉讓。
即專利權人將其權利轉讓給受讓人的行為; 3、專利實施許可。
4、法律依據: (1)《專利法》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2)第二十七條。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等文件。
(3)第十條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二、專利權的取得的手續 申請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提交的文件 請求書: 請求書是指申請人向專利部門提交的請求授予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以專利權的一種書面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說明書: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
說明書摘要。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要點有哪些?
實用新型專利,指產品形狀,是指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產品所具有的確定的空間形狀。
產品形狀的技術方案可以是產品三維形狀的空間形狀的技術方案,如凸輪形狀和刀具形狀的改進;也可以是產品二維形狀的技術方案,如型材截面形狀的改進。
形狀不確定的產品,如氣體、液體、粉末、顆粒狀物質或材料,不能作為實用新型產品的形狀特征。
1、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流程如下: (1)提出申請并提交申請文件。
實用新型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摘要附圖。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必須有說明書附圖。
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的,應當提交委托書。
申請費用減緩的,應當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及相應的證明文件; (2)等待審查。
在初步審查過程中,審查員將對申請文件中的形式問題發出糾正通知。
申請人應當糾正該通知。
同時,審查員將審查是否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客戶。
如果沒有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客戶,審查員將發出審查意見通知,申請人將回復審查意見通知或修改申請文件; (3)授權并頒發證書。
初審合格后,審查員將發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
申請人收到授予專利權的通知后,需要辦理相關的登記手續。
辦理登記手續后,可以取得專利證書。
企業申請專利的原因 專利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特別是對中小企業,好的專利足以使其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具體來說,專利可以給我們帶來以下好處: 1、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所有權關系,有效保護發明創造成果,壟斷市場,以換取最大利益; 2、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和銷售的安全; 3、國家對專利注冊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會給予一些政策、經濟上的幫助。
4、專利權受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
5、及時申請自己的發明創造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防止他人模仿企業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
6、如果你不及時申請專利,其他人會申請你的勞動成果,然后告訴法院或專利管理機構你侵犯了專利權。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實用新型專利的五要素
實用新型按照產品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產品,由不同形狀、結構的部件按照各式各樣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能夠實現一定的功能。
另一種是模塊產品,主要指的是電學或者信息類的東西,不同功能的電子元件模塊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連接起來,實現一定的功能。
其實理論上來講,電子元件模塊的連接似乎不應該叫做具有形狀和結構,好像不應該是實用新型的授權對象。
但是現實中,電子元件模塊按照一定的順序用線路連接起來形成的產品是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
實用新型專利由于固定必須具有形狀和結構,因此也就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撰寫方法,掌握了這個方法,實用新型非常好寫。
與實用新型相比,包括電學、生物醫藥化學、機械三種不同的專業,又分為產品和方法兩大類。
實用新型能夠保護的只是機械專業中的產品,以及電學中的一小部分產品。
其實機械類產品的發明專利的寫法與實用新型是一樣的,實用新型的寫法也適用于這種發明專利。
申請文件的撰寫,其實就是用語言結合附圖把一種產品或者方法唯一確定地表達出來,發明專利還不一定具有附圖。
實用新型的撰寫就是用語言和附圖的結合把一種不同部件組合而成的產品唯一確定地表達出來,實用新型專利是必須有附圖的。
鑒于此,其實抓住了實用新型的幾個要素,撰寫就非常容易了。
實用新型有五要素:
五要素是,名稱、形狀、結構、位置和連接關系,只要在寫實用新型的時候有意識地先把這五要素確定出來,再下筆寫,簡直容易得要死。
首先,撰寫的目標是描述一件機械類產品,而這個產品是由各個部件按照各種方式組成的,撰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定產品名稱和各個部件的名稱。
確定名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發明人已經將各個部件的名稱確定,自然不存在此問題,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發明人并沒有確定名稱,甚至有這種情況,就算是發明人提供了一個名稱,很可能不符合要求。
第一種,假設發明人把某個部件稱為“彈簧”,但是任何“彈性件”都能完成相同功能,則作為一個合格的撰寫人必須將彈簧改成“彈性件”,這是一種上位化,擴大申請人的保護范圍。
第二種,假設發明人把某個部件稱為“××帶”,但是這里的“帶”字就限定了形狀和結構,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誰都知道“帶”指的是又扁又長的物件,“帶”字本身就具有形狀和結構的雙重描述,如果“又長又扁”本來不是必要技術特征,就不應該采用“××帶”的名稱,改成“××件”就不具有“又長又扁”的形狀和結構特征,能擴大保護范圍。
名稱的選擇,對于撰寫質量的好壞、保護范圍的大小是很有關系的。
其次,實用新型本質上就要求形狀和結構,這兩種特征自然是應該具備。
形狀和結構有一些區別,這點要注意,但是常常是通用的,而大家還不自知。
比如,“所述×為××形結構”這樣的描述一般是既說了形狀,也說了結構。
形狀,指的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 結構我認為就是形狀無法描述的時候用的,比如“袋部”,此“袋”可圓可方,但是只用方和圓等形狀是不能描述出來“袋狀”的特征的。
“袋部”是用實體部件圍繞形成的容納物品的空間。
形狀和結構的區別,在新華詞典里面可以查,但是那種解釋對于專利撰寫毫無意義。
形狀偏重于平面的描述,而結構偏重于立體的描述,在描述立體空間的問題時常常屬于結構方面的特征。
對于純理論的研究,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專利撰寫本來是一種經驗性的工作,但是在經驗中總結方法就能上升為理論。
實用新型要保護的產品是由各個部件組成的,而各個部件還具有不同的部分。
在撰寫實踐中,實用新型或者機械類發明的部件描述常常遇到實體部件和虛體部件的不同。
專利描述上并不規范,大家能理解其意思就好。
實體部件是存在實體的部件,而虛體部件是實體部件之上形成的孔、槽之類的虛體空間。
在描述實用新型的形狀和結構時,免不了總要面對實體部件和虛體部件的區別。
也許可以說實體部件常常對應形狀,而描述虛體部件時就要用到結構。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什么?專利權取得的辦法有哪些?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環節要求,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什么?專利權取得的辦法有哪些?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