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PCT國際申請有哪些優勢?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4-21 00:08:45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PCT國際申請有哪些優勢?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 國際專利體系
PCT ,全稱 ,中文名為《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該條約目前有150多個締約國,PCT使得“提交一份專利申請即可受到多個國家的專利保護”成為可能。
其實整個PCT體系,可以用下面這張圖進行概括,主要包括①提交申請。
申請人以一種語言,提交一份滿足 PCT 形式要求的國際申請,并繳納一組費用 ;②受理局進行形式審查并確定國際申請日;③國際檢索。
由國際檢索單位檢索可影響發明專利性的公開文獻,并對發明的可專利性作出意見;④國際公布。
國際申請中的內容將優先權日起 18 個月屆滿之后盡早公之于眾。
⑤國際初步審查(可選)。
經申請人要求,國際公布后,由一國際檢索單位進行附加的專利性分析;⑥國際階段PCT 程序完成之后,進入國家階段。
下面小方帶著大家一起解讀 你獲得一項發明,如在2018年1月1日你向中國專利局提交了專利申請((2018年1月1日即為你的優先權日),除了中國以外,你還想進軍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市場,那么你需要: 1。提交申請。
準備好國際申請文件,包括國際申請請求書、專利權利要求書、摘要、說明書及其附圖。
請求書里面你需要注明一下你這個發明將希望獲得哪些國家的專利保護,比如這里你選定了美國、日本和韓國。
這些文件你需要按照規定形式撰寫,一式三份,其中一份會留在受理局(受理本),一份會送往國際局(登記本),一份送往國際檢索單位(檢索本)。
你需要自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將這些文件交到受理局,什么是受理局呢?受理局是指獲得國際專利申請受理的機構,一般是某國的專利局,我國的受理局是國家知識產權局。
交文件的同時,你需要交錢,包括傳送費(標準為500元)、國際申請費(標準為8858元)、檢索費(標準為2100元)。
其中傳送費受理局自己收下,國際申請費則會轉給國際局,檢索費則會轉給國際檢索單位。
2。受理局會對你的申請文件進行一個形式審查,看看你是否使用了規定的語言(如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申請,要求語言是中文或英文),是否選定了要獲得專利保護的國家,是否按照要求寫上了申請人的姓名等。
受理局審查后覺得你的這些文件都符合要求,它就會將它收到文件的那一天作為你的國際申請日。
但如果覺得你的文件不符合要求,就要打回去讓你改,那么你改完再交過來的那一天作為你的國際申請日。
根據PCT的規定,一件國際申請只要獲得了國際申請日,就意味著從國際申請日起就等同于申請人在所有選定國家提出了專利申請。
3。國際檢索。
受理局搞完形式審查以及確定國際申請日以后,它會把文件發給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局。
什么是國際檢索單位呢?國際檢索單位是是對你的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以及創造性等進行審查的單位。
目前,世界上的國際檢索單位很有限,如澳大利亞專利局、中國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瑞典專利局等(所以在我國,受理局以及國際檢索單位都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是下文提到的國家初步審查單位)。
國際檢索單位對每件國際申請都會進行檢索并出具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并將其發給申請人和國際局。
國際檢索報告會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以便申請人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進行申請程序或者是否需要修改申請文件。
申請人修改申請文件的,只能修改權利要求部分,而不能修改說明書和附圖,申請人應當在優先權日起的18個月內修改完畢,并且直接把修改后的文件發給國際局。
4。國際公布。
國際申請自優先權日18個月屆滿后,國際局會立即予以公布。
如果國際申請是以中文、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法語、 韓文、日語、俄語或者西班牙語(這些都是公布語言)提出的,則以英語或其他一種公布語言公布。
有人可能會問,國際局是誰?國際局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秘書處,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的常設辦事機構。
在PCT方面,國際局的主要職責是辦理專利國際申請事宜。
5。國際初步審查。
在國際公布后,申請人可以選擇提出國際初步審查。
國際初步審查主要是對申請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提出初步的意見。
如果國際申請經過了國際初步審查,專利申請人可以得到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單位作出的高標準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
如果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可以考慮不再進入國家階段,以便節省費用;如果該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具備新穎性。
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強”專利,從而考慮進入國家階段。
那這里可能就有人會問了,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彷佛是一樣的,即都是為審查申請的新穎性等,那為什么要設置兩個程序呢?原因主要包括三個:(1)申請人在收到國際檢索報告后,對權利要求有一次修改機會,修改后的申請文件直接提交國際局。
對于這個修改后的申請是否具有可專利性并不知道。
因此可以借助國際檢索報告確定一下。
(2)國際局最后給選定局轉交的文件至少包括:①國際申請請求書;②國際檢索報告;③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有的話)。
②③兩個雖然對選定局雖無約束力,但也是重要參考。
所以國際檢索報告顯示申請人的專利具有較好的新穎性時,申請人可以再申請做個國際初步審查,后者標準更高,結果更易讓人信服,因此可以在選定局那里加個印象分。
③設置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使得整個PCT的國際階段延長了10個月,申請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其申請是否要進入國家階段。
6。國家階段。
經歷了國際階段后,申請人手上有國際檢索報告,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從這些報告中,申請人可以大概知道自己的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如果發明人覺得被各國授予專利權的希望不大,可以在這里放棄,不進入國家階段,也就不用花后面的冤枉錢了。
如果申請人覺得自己的專利被授權的概率蠻大,可以在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屆滿之前,向各選定國辦理進入國家階段的手續,申請人應向這些國家提交國際申請的副本、譯文,并繳納國家費用。
國家階段的審查因各國專利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如,現在有一個外國專利經PCT途徑進入我們中國,我們中國將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要求對其進行審查,看他是否符合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要注意的是,上面講到的國際階段只負責專利申請的提交、形式審查等,所作的新穎性檢索以及初查只能作為國家階段的參考,是否授予專利權還是由國家階段的審查決定的。
PCT途徑和傳統專利國際申請途徑相比有何優點?這里以王某的故事為例 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王某歷經10載獲得了一個發明,王某志向遠大,想要開拓國際市場,于是踏上了他國專利申請之路。
當時,王某依據《巴黎公約》在世界各國申請專利保護。
按照《巴黎公約》的規定,王某需要在中國提出專利申請后的12個月內,向其他國家主張優先權,由于各國有不同的本國專利法,就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①多種語言要求;②多種形式要求;③國家間重復的審查王某的專利申請,重復的檢索該專利是否有新穎性,重復的公開;④王某要在12個月內繳足翻譯費和國家費 王某為實現夢想,找了眾多翻譯,委托了眾多代理機構,這12月之內,奔波于世界各國之間,人力物力財力耗費巨大 漫長的等待后(發明專利從提交申請到審查結束,一般需要2年以上),終于,王某的專利申請被世界各國駁回,王某這才知道,他的發明屬于現有技術,打從一開始就不可能獲得專利保護。
王某不堪打擊,倒在了專利申請路上 王某倒下的原因在于三點:①時間倉促,其需要在12個月內辦理各種國外專利申請手續;②斥資巨大。
因為不同國家標準要求不一,請翻譯找專代花了王某一堆錢,還有在各個國家花的專利申請費等也是一筆巨款;③專利能否被授予不確定。
如果王某一開始知道自己的發明不具有新穎性,他是不會向國外申請專利的。
如果王某生的逢時,趕上PCT的年代,那么王某: ①在中國,在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online。cnipa。gov。cn/)填一個PCT電子申請表即相當于向世界各國提交了專利申請。
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王某只需在家翹著二郎腿等專利局回饋國際檢索報告以及初步審查報告,王某看著這些個報告,心里對自己這個發明能否獲得世界各國專利保護也有點數了,也就知道是否還有必要花一堆錢繼續向世界各國申請專利了。
③通過PCT途徑,申請人只需要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辦理進入國家階段的手續即可,有的國家還會規定寬限期,如咱們中國就規定了2個月的寬限期,即申請人自優先權日起的32個月內(寬限期要交寬限費)辦理進入中國階段的手續即可。
這說明王某至少有30個月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專利申請是否要進入他國國家階段。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PCT國際申請有哪些優勢?
一、什么是PCT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縮寫,是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
根據PCT的規定,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
企業的專利運營不僅涉及《專利法》、《侵權責任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證券法》等諸多法律的規定,而且與企業的市場策略、企業的發展規劃緊密相連。
即PCT是一種進行國際專利申請的途徑。
二、PCT申請流程 一個PCT專利申請要經歷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
國際申請先要進行國際階段程序的審查,然后進入國家階段程序審查。
申請的提出、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在國際階段完成,是否授予專利權的工作在國家階段由被指定的各個國家局完成。
三、PCT申請與傳統申請的比較 1。 傳統的國際專利申請 國家申請提出后12個月內,按照巴黎公約規定,向其他不同國家提出的申請可以要求優先權,由于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本國專利法,就會產生如下問題: ①多種形式要求; ②多種語言; ③多次的檢索; ④多次的公開; ⑤申請的多次審查; ⑥12個月所要求的翻譯費和國家費; 2。 PCT國際專利申請 國家申請提出后12個月內按照PCT規定提交國際申請,要求巴黎公約的優先權,在完成國際階段程序后,在30個月進入國家階段 : ①一種形式要求; ② 國際公布; ③ 國際初審; ④ 國際申請可按需要進入國家階段; ⑤ 可在30個月繳納所要求的翻譯費和國家費,而且只有在申請人希望繼續時才繳納; 三、PCT專利申請途徑的優勢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一文帶你了解PCT國際專利申請流程
PCT的目的是促進各個國家的發明人為其發明創造尋求國際專利保護,促進專利局做出專利授予決定,并便利公眾獲取與這些發明有關的豐富技術信息。
通過PCT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申請人可以同時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為其發明尋求保護。
PCT國際申請包括兩個階段: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
1、國際階段 (1)提出申請 申請人可以先在中國提出國內申請,之后在在先申請(該國內申請)的申請日(優先權日)起12個月內以中文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PCT國際申請,并要求在先申請的優先權,無需提交優先權證明文件。
也可以直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直接提出PCT國際申請。
(2)國際檢索報告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專利申請,并作為國際檢索單位出據國際檢索報告。
申請人可根據以上的檢索報告,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
此次修改僅限于權利要求書的修改,修改期限應為自國際檢索單位將國際檢索報告傳送給國際局和申請人之日起2個月,或者自優先權日起16個月,以后到期者為準。
(3)國際公布 國際局將于自優先權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
申請人可以根據需要向國際局提出提前公布請求。
(4)國際初步審查 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不是必經程序,是應申請人的請求而啟動的。
若申請人請求國際初步審查,應在國際檢索單位傳送國際檢索報告或書面意見之日(或涉及條約第17(2)(a)的宣布)起3個月,或在自優先權日起22個月內提出國際初審請求,并交納審查費。
若需修改申請文件(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可在提交國際初步審查請求書時或者在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做出之前提出修改。
(5)國際初審報告 申請人可能會得到一份書面意見,最后會得到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專利性國際初步報告)。
該報告對請求保護的發明創造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工業實用性提出初步的、無約束力的意見。
2、PCT途徑進入國家階段 申請人可在自優先權日起30個月屆滿前選擇PCT成員國,并向該國專利局申請其國家專利,即:進入該國的國家階段。
PCT國際申請進入國家階段時,須要將申請文件翻譯為申請國的官方語言,其主要程序與在國內申請專利相同,即,發明包括申請進入、公布、實質審查、授權等程序。
對于實用新型,大多數國家無須實質審查即可授權;有些國家沒有實用新型專利,如: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在這些國家只能申請發明專利。
雖然國家階段的費用與單獨在各個國家申請國家專利的費用差不多,但是其優點是可以將優先權期限從12個月延長到30個月向其成員國申請國家專利,使申請人有更多的時間來決定進入哪些國家申請相同主題的專利,并根據檢索報告和初審報告修改專利申請文件,以滿足發明創造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專利性。
完成進入不同國家的國家階段的工作后,申請人則擁有不同國家的專利,他們相互獨立,每一項都需要繳納年費。
申請人一般需提前2-3個月確定進入哪些國家的國家階段,并委托涉外代理機構啟動翻譯和文件準備工作。
在與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簽訂代理合同并支付合同約定的費用后,即可進入申請程序。
注意事項:確定發明人和申請人。
若一項發明有多個發明人時,應根據其對發明構思實質性特點所作的貢獻大小確定發明人的先后順序,并要準備好發明人的英文姓名和地址。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PCT國際申請有哪些優勢?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PCT國際申請有哪些優勢?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