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訴美企支付天價專利欠款;歐洲專利局PCT國際檢索試點的優缺點解析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4-18 23:38:07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華為一紙訴狀,美企無奈支付天價專利欠款,歐洲專利局作為PCT國際檢索單位試點項目的優缺點解析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華為一紙訴狀,美企無奈支付天價專利欠款
華為手中握有大量5G核心專利,多家美企在未獲得華為授權的情況下,將華為專利用作商業,華為對此一紙訴狀,欠了華為專利費的,多家美企來說,在專利法面前也只能乖乖支付欠款。
華為由于在5G通訊領域起步較早,手中的專利積累到今天,數量也是非常可觀,在全球5G核心專利數量上,華為擁有絕對的優勢,美國威瑞森 思科 惠普等公司,在未獲得華為5G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將華為5G專利技術,用到了自家產品上。
而且威瑞森公司在,侵犯別公司專利上是個“慣犯”此前威瑞森就因專利問題,與芬蘭通訊巨頭發生糾紛,對于華為此次的訴訟,美企稱因為此前與華為的合作,美企與華為專利相抵,沒有收專利費一說。
顯然美企還想在,停止與華為的合作后,繼續使用華為的恩惠,但在專利法面前,可玩不了文字游戲,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美企不得不乖乖繳納所欠的專利費。
小伙伴們你們對此事怎么看呢?
歐洲專利局作為PCT國際檢索單位試點項目的優缺點解析
歐洲專利局作為PCT國際檢索單位試點項目的優缺點解析中歐兩局將于2020年12月1日啟動為期兩年的試點項目,中國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主管受理局提交的PCT申請可選擇歐洲專利局作為國際檢索局。
本文主要從該項目的優缺點和主要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簡要討論。
根據2020年10月20日發布的聯合公報,中歐兩局將于2020年12月1日啟動為期兩年的試點項目,中國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后續簡稱“國知局”)作為主管受理局提交的PCT申請可選擇歐洲專利局(后續簡稱“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該舉措利于加強歐洲與中國在《專利合作條約》方面的雙邊合作關系。
國知局官網上公開了該試點項目的申請人指南,對于中國申請人實施該項目提供了依據,下面主要從該項目的優缺點和主要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簡要討論。
一、實施該項目的優點 1、有利于加快整個授權程序 首先,從制定國際檢索報告(ISR)及書面意見的時間來看,對于要求優先權的PCT申請,如果選擇國知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完成國際檢索報告及書面意見的期限應在優先權日起9個月,或者自國際檢索單位收到檢索副本之日起3個月,以后到期的為準;而如果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歐專局通常在收到檢索副本后3個月內發出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
因此,對于從優先權日起較早遞交的PCT申請,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可更早地收到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選擇國知局作為受理局,在直接向歐專局支付檢索費之前,國際檢索不會啟動,因為支付國際檢索費是將國際申請(檢索副本)傳送給歐專局的要求。
其次,若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由于歐專局在國際檢索階段和后續處理歐洲專利時檢索的判斷標準較為一致,就可免除在進入歐洲國家階段時進行補充歐洲檢索(EESR),可為申請人在該階段節省最多12個月的時間,且申請人在進入歐洲時也無需再繳納檢索費,同時也能為申請人考慮是否進入歐洲階段和具體進入的國家提供更有意義的參考價值。
再次,若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還可以繼續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初審單位(IPEA),并最晚在自優先權日起22個月內提出初審請求。
國際初審這一可選的環節使申請人有機會對作為國際檢索局的歐專局的任何評述作出回應,或者克服申請文件中的一些問題,以減少在進入國家或地區時收到審查意見的次數。
在此基礎上,申請人還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加快歐洲審查進程:1)對于遠在31個月屆滿期限前就進入的歐洲申請歐專局不會啟動審查程序,申請人可根據PCT第23(2)條或第40(2)條在進入時提出提前處理請求(Request of Early Processing),請求EPO提前處理;2)申請人還可選擇放棄依據EPC Rule 161和162進行主動修改的機會,可將歐洲國家階段的過程再縮短6個月;除此之外,還可同時采用其它加速程序等等。
而且,在歐洲國家階段的專利能夠快速獲得授權的基礎上,對于通過PCT進入其它國家的專利,申請人也可根據PCT專利的高速路計劃,使用歐專局對于PCT作出的任何工作成果,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以色列、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美國、歐亞專利局和秘魯提出加速申請,以利用歐專局的檢索結果加快各同族專利的審查進程。
2、有利于節約專利申請整體費用 對于檢索后授權前景較為樂觀的申請,若申請人預計進入歐洲國家階段,如果選擇國知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需要在國際階段繳納檢索費(2100元)的基礎上進一步繳納EESR檢索費(1350歐元),共計12768元。
如果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省去了后續的EESR檢索費,但由于歐專局的國際檢索費用(1775歐元,約14025元)較高,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在節省檢索費用方面并無特殊優勢。
但是,通過第1部分的分析可知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在加快進入歐洲國家階段的申請有較明顯的優勢,而歐洲專利在授權之前,從申請日的第三年開始要繳納“維持費”,來維持該專利申請的審批狀態,該“維持費”從470歐元開始每年遞增,且此處提到的申請日為PCT的國際申請日。
另外,如果歐專局出具了國際初審報告,則可享受減免75%進入歐洲階段的審查費。
基于此種考慮,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在歐洲專利的整個授權過程中仍然具有節約費用的優勢。
二、實施該項目可能存在的缺點 1、針對PCT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申請 按照《專利收費標準》中的規定:“(1)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的PCT 申請在進入國家階段時免繳申請費及申請附加費;(2)提出實質審查請求時,減繳50%的實質審查費。
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國際檢索報告或專利性國際初步報告的PCT 申請,在進入國家階段并提出實質審查請求時,免繳實質審查費。
(3)由歐洲專利局、日本特許廳、瑞典專利局三個國際檢索單位作出國際檢索報告的PCT 申請,在進入國家階段并提出實質審查請求時,減繳20%的實質審查費。
” 可見,如果由國知局受理且作為國際檢索局,則在在進入中國國家階段并提出實質審查請求時,可免繳實質審查費。
如果由國知局受理且由歐專局作出國際檢索報告,在進入中國國家階段并提出實質審查請求時,按照上述規定可以按照(1)或(3)執行,但目前的請求書中只能選擇減繳20%的選項。
因此,若按照現行規定,在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時,PCT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仍需繳納一定的實質審查費。
2、針對檢索后授權前景不樂觀的申請 若申請人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需要以英文文本遞交受理局,且需要繳納檢索費1775歐元;若申請人選擇國知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則可先以中文文本遞交受理局,需要繳納的檢索費為2100元。
在實踐中,如果在國際階段經過國知局檢索后認為授權前景不樂觀,則申請人可能放棄后續進入歐洲國家階段,對于這種情況,與國知局作為國際檢索局相比就需要多花費較為昂貴的檢索費,而且前期申請人也多花費了翻譯費用。
三、實施該項目的注意事項 1、語言:只有PCT申請的語言為英文時,才能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 2、遞交形式:向國知局提交并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的PCT申請,必須為電子申請,即必須經由CEPCT離線客戶端或CEPCT電子申請網進行提交。
3、選擇時機:試點期間對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的選定僅能在提交新申請時選擇,后續也不接受國際檢索單位的變更;而且,如果在提交申請時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后續只能選擇歐專局作為國際初審單位。
4、繳費形式:在試點項目的過渡期內,申請人將以歐元直接向歐專局繳納國際檢索費。
綜上,對歐專局作為國際檢索局的優缺點和需要注意的方面進行了簡要討論,在具體實踐中,申請人可根據實際情況從加快整個授權程序、費用和目標進入國家等方面綜合考慮來選擇國際檢索局。
專利申請專利檢索與分析官網的重要意義有哪些?專利分析檢索報告促進企業專利利益最大化! 帶你了解PCT國際專利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個人實用新型專利是否通過實質審查判斷方式實用新型專利不需要通過實質審查這是為什么呢?企業申請人pct國際專利申請流程怎么走
歐洲專利局公布 2020 年報:OPPO 發明專利申請量排第 19
歐洲專利局(EPO)日前公布了 2020 年專利申請數據年度報告,OPPO 首次沖進前 20,以 715 件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 19。
歐洲專利局是歐洲兩大知識產權監督管理機構之一,其中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主要負責商標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注冊申請,而歐洲專利局(EPO)主要負責技術發明專利的審核和管理工作,此次 OPPO 以 715 件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 19,意味著 OPPO 全球化專利布局的進一步擴大,OPPO 全球化的產品策略成效見顯。
如何直觀了解一個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專利數量是最 “ 簡單粗暴 ” 的了解方式,近些年來,OPPO 專利產權布局方面持續突破,特別是在諸如 5G、AI、影像、快充等關鍵專利領域,已經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專利護城河,而在 OPPO 的專利池中,已經有相當多的專利落地到了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上,為 OPPO 的精品爆款策略、高端化布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也為 OPPO 的全球化市場擴張保駕護航。
根據今年 3 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 2020 年國際專利申請數據顯示,OPPO 在 PCT 專利申請排行榜中位列第八,連續第二年排名全球前十。
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OPPO 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 61000 件,全球授權數量超過 26000 件。
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超過 54000 件,發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 89%。
此外,根據全球專利數據庫 incoPat 日前發布的報告,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排名前二十的企業專利權人(未做權利人合并)中,OPPO 以 3580 件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二,這些數據足以證明,OPPO 的專利已經 “ 遍地開花 ”。
不舍成本的研發投入、前瞻性的技術布局以及以 “ 科技為人 ” 的技術創新,讓 OPPO 在 5G、AI、影像、閃充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產權和專利資產。
具體到技術領域,在 5G 專利布局方面,截止今年三月底,OPPO 共完成了 3700 族全球專利申請,在 3GPP 提交標準文稿數量累計超 3000 件,排名前列,目前 OPPO 5G 通信標準專利持續在全球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
同時,OPPO 向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申報了超過 1500 族 5G 標準專利,并在 3GPP 提交標準文稿數量累計超 3000 件。
據日本領先研究機構 NGB Corporation 發布 2020 年全球 5G 專利家族宣稱數量報告,OPPO 全球排名前十。
同樣,在德國領先研究機構 IPlytics 發布的 2021 年全球 5G 標準必要專利宣稱數量報告中,OPPO 全球排名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OPPO 研究院的 5G 技術專家和國際標準化代表還共同編著了技術圖書《5G 技術核心與增強:從 R15 到 R16》。
在快充技術演進的過程中,OPPO 的 VOOC 閃充一直走在領先地位,50W、65W、125W。
這些數字變化的背后,是 OPPO 多年來在快充領域的厚積薄發。
根據 OPPO 官方數據,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OPPO 在快充領域全球專利申請超過 2950 件,累計授權近 1400 件;2018 年年底,OPPO 已經正式對外開放 VOOC 閃充專利授權,目前已經累計向 40 家企業開放閃充專利許可,VOOC 閃充已成為 OPPO 專利 “ 走出去 ” 的靚麗名片,擴大了閃充生態的朋友圈。
在 AI 領域,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OPPO 在 AI 領域的全球專利申請超過 2450 件;在影像專利領域,OPPO 全球申請超過 7700 件,授權超過 2600 件。
隱私專利方面,根據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聯合 incoPat 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OPPO 以 27 項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第 37。
OPPO 向來重視自身的專利積累,不斷加強前沿技術的投入和探索,這些專利在現在、未來也必將發揮出更大價值,消費者最終享受到這些專利所帶來的技術福利,而 OPPO 也實現 “ 科技為人,以善天下 ” 的美好景愿。
專利預警機制 日本專利申請費用 韓國專利申請流程 專利盡職調查事務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華為一紙訴狀,美企無奈支付天價專利欠款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歐洲專利局作為PCT國際檢索單位試點項目的優缺點解析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