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轉讓中常見的三大騙局案例分析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1-12-01 17:04:27 瀏覽: 次
樂知網小編為專利申請的人介紹一下知識產權領域中,專利轉讓中常見的三大騙局案例分析。
一、演雙簧。
很多情況下,騙子會打著中介機構的名義,承諾可以幫忙專利轉讓成功。
然后聯合一家叫不上名的國外公司駐中國的辦事處,另外再加上一個所謂的技術評估機構,然后三方合演雙簧。
案例:
某技術權人一項環保技術申請了國家專利。
他很希望技術能夠盡早轉讓出去并獲取一定的報酬作為對他勞動成果的一個肯定,也樂意為社會做點貢獻。
兩個月后,他接到了一通北京地區某機構的電話。
通過電話得知,有一家國外企業看上了他的技術,并愿意花高價買下這個技術項目,但條件是要他到北京去洽談。
技術權人也沒多加思考就什么都答應了。
雙方互相寒暄介紹之后,聯系人就開始吹捧他的技術是如何好如何先進之類的馬屁,有很多買家想要,但是買家需要他出示一份技術評估報告,還特地指定了要在哪家評估,說那家評估機構資質很好。
技術權人轉讓技術心切,也沒想太多,就按照聯系人說的話去做了。
這一個技術評估,花了他3萬元。
當天下午便和聯系人來到了國外買家的辦事處。
有個經理接待了他們,技術權人將技術評估報告遞給了那位經理。
過后,那經理對我朋友說該技術項目他們不要了,接著從評估的內容里找出了不是問題的問題。
經過一番爭吵后,他非常生氣,要那家機構的聯系人幫忙調節,但此時的聯系人已經沒有了先前的熱情,而是一臉不耐煩的說買家不要我也沒辦法。
直到此時我朋友才明白這原來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二、以國家(機構)之名行騙。
這類騙子把國家政策當作資本來賣,如:國家科技創新基金、中小企業基金、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等,騙子先替技術權人考慮并申請這些項目,接著隨便印制所謂文件,然后蠻不講理索要費用。
對這類型的騙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電話詢問國家相關負責部門或機構。
案例:
受騙者是'雕刻折疊機'專利所有人。
2005年,收到了一封來自'國科中聯創新孵化技術研究院'的一份關于開展2005年度'全國重點創新科技孵化項目'申報、推薦及投資工作通知。
但想要獲得有關部門的支持,必須要先填寫《全國重點創新科技孵化項目申報表》,以及專利證書在內的一系列證書和報告、證明等,要交700元的申請費。
急著想把專利早日轉讓出去的發明人,根據要求寄去了700元錢。
錢寄出的一個星期后,所謂國科中聯創新孵化技術研究院又來電話稱:'寫可行性實施報告還需再交2000元的費用'并在電話中對發明人強調,申請過不了一個星期就會有結果了。
發明人又寄出2000元寫報告的費用。
一個星期又過去了,滿懷著希望的發明人打電話給國科中聯創新孵化技術研究院,但沒人接電話。
直到公安找到他,他才知道自己是受騙了。
三、戴高帽行騙。
很多專利權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申請專利后不久,大量的信件飄來,每一封信件的內容,都是夸你的專利多牛,以及被國際國內的許多知名公司看上了。
然后毛遂自薦,要幫你專利轉讓出去,或幫你出書,為你辦某獎狀證書等。
案例:
某發明人有一項發明為'利用地心引力發電'的裝置經國家初步審查合格后,在官方網站進行了公布。
此后,他收到全國雪片般的來信,各種博覽會邀請函,頒獎通知。
其中,一份通知:您的技術項目'利用地心引力發電裝置'在'第三屆亞洲國際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中被評為金獎,同時授予獲獎項目發明人'科技發明進步獎'。
為方便下一步工作,望接到通知后三日內,將國際郵掛費、聯合廣告費及網絡維護費共580元連同回執單寄至某某處。
提醒:一般來說,專利項目不會在'亞洲'、'國際'等這樣的大范圍內進行評獎。
因此,專利權人收到此類信件應慎重,以免上當。
為了保障專利權人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建議專利權人選擇國知局登記專利轉讓。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更多專利申請,商標注冊問題,歡迎咨詢
TEL 182-1095-8705
關鍵詞: 知識產權 專利轉讓 怎么轉讓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