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的14個流程是什么?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11-05 23:20:37 瀏覽: 次
專利申請的14個流程是什么?
專利申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申請人提供原始技術資料和個人(單位)信息。
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簽定委托代理協議。
專利檢索。
撰寫申請表。包括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等必要文件。
提交申請。將申請材料提交給國家知識產權局,并繳納相關的申請費用,獲得受理通知書。
初步審查。包括對申請材料的格式和完整性進行審查,確保申請材料符合專利法的規定。
公布階段(發明)。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進入公布階段。
實質審查(發明)。審查是否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授權發證。經過審查后,專利局進行授權公告,登記,繳費,頒發專利證書。
如果要求在先發明專利申請的的優先權,則應當提供在先申請的相關情況。
如果對專利申請的整個流程不熟悉,可以尋找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協助。
pct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PCT國際申請時,需要遵循如下流程。
1。遞交國際申請
1)一般情況下,PCT申請應向作為PCT受理局的國家局提出。
PCT專利申請人在申請的同時,就要指定該申請將在哪些成員國有效,這些被指定的國家稱為“指定國”。
2)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PCT指定受理局,只接受中國的國民或居民提出的國際申請,國際申請中有多個申請人時,至少有一個申請人的國籍或居所是中國。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接受中文、英文兩種語言。
3)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PCT申請后,將對所申請的文件進行形式審查,認為專利申請文件和專利申請手續完備的,即確定國際申請日。
國際申請日表示自該申請日起,PCT國際申請在每一個“指定國”具有相當于正規的國內申請的效力,該申請日也成為在某指定國的實際申請日。
4)審查合格后,則將申請文件分別送交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和國際檢索單位。
2。國際檢索
1)國際檢索是一個封閉的過程,除單一性或明顯錯誤的問題外,申請人與檢索單位沒有什么交流。
自優先權日起9個月,或自檢索單位收到檢索本起3個月,以后到期的期限為準,檢索單位會制定檢索報告或在某些情況下宣布不制定檢索報告。
檢索報告或宣布將傳送給國際局和申請人。
2)國際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滿18個月后,國際局將公布PCT國際專利申請和國際檢索單位作出的檢索報告,并將該申請連同檢索報告送交該PCT專利申請要求的“指定國”的專利局。
3。國際公布
1)自優先權日起18個月滿時,國際局將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公布。
2)出版物有兩種:小冊子和公報。
公布形式包括紙件和電子件。
4。國際初步審查 1)《專利合作條約》規定,國際初步審查程序不是強制性的。
2)國際初步審查只就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提出初步的意見,其審查意見對各個指定國并沒有任何約束力。
3)在該階段,申請人可對其申請文件進行主動修改,也可能會收到國際初步審查單位發出的書面意見,申請人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或進行修改。
4)在優先權日起28個月時,國際初步審查單位會制定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并傳送給申請人和國際局。
5。指定國審定階段,進行完國際階段后,經過申請人申請啟動,國際專利申請進入國家(或地區)階段。
更多關于 專利申請的14個流程是什么 的內容,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