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合同有哪些內容?,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8-01 23:53:05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合同有哪些內容?,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專利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合同有哪些內容?
一、 專利轉讓合同自合同成立時生效,但專利權的轉讓自國知局登記之日起生效。
提醒,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知局登記,由國知局予以公告。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二、 專利權轉讓合同包含以下內容: 1。項目名稱:項目名稱應載明某項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權轉讓合同。
2。發明創造的名稱和內容,應當用簡潔明了的專業術語,準確、概括地表達發明創造的名稱,所屬的專業技術領域,現有技術的狀況和本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征。
3。專利申請日、專利號、申請號和專利權的有效期限。
4。專利實施和實施許可情況,有些專利權轉讓合同是在轉讓方或與第三方訂立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之后訂立的,這種情況應載明轉讓方是否繼續實施或已訂立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權利義務如何轉移等。
5。技術情報資料清單,至少應包括發明說明書、附圖以及技術領域一般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施發明創造所必須其它技術資料。
6。價款及支付方式。
7。違約金或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8。爭議的解決的辦法,當事人愿意在發生爭議時,將其提交雙方信任的仲裁機構仲裁的應在合同中明確仲裁機構。
明確所共同接受的技術合同仲裁,該條款具有排除司法管轄的效力。
三、 專利權轉讓屬于技術合同轉讓。
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給予獎勵和報酬如下規定: 一、本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
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根據這一規定,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在的單位,該單位是專利權人,享有法律所授予專利權人的一切權利。
但是,發明創造從根本上來說,是發明人、設計人智力活動的成果。
一項發明創造的完成,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知識、智慧以及辛勤的勞動,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雖然不能享有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但對其智力勞動,應當給予相應的回報,這有利于發揮個人進行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
因此,本條規定,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單位應當給予獎勵,在專利實施后,根據實施情況,給予合理的報酬。
這里講的發明人、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以及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應被認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二、依照本條的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不管其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有沒有實施,有沒有創造出經濟效益,都應當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以獎勵。
在發明創造專利實施以后,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還應根據該發明創造專利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的大小,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理的報酬。
這里所說的“經濟效益”,既包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自己實施專利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廣義上也包括許可他人實施或者轉讓專利權所取得的經濟效益。
關于全民所有制單位被授予專利權后,應當依照專利法的規定對發明人、設計人給予獎勵和報酬的問題,國務院批準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中作了具體規定。
該細則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給獎金。
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二百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五十元。
”由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采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
“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金,企業單位可以計入成本,事業單位可以從事業費中列支。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在專利權的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后,每年應當從實施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5%~2%,或者從實施外觀設計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05%~0.2%,作為報酬支付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用費中納稅后提取5%~10%作為報酬支付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該實施細則還規定,對上述規定,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企業可以參照執行。
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給予獎勵和報酬如下規定: 一、本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
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根據這一規定,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在的單位,該單位是專利權人,享有法律所授予專利權人的一切權利。
但是,發明創造從根本上來說,是發明人、設計人智力活動的成果。
一項發明創造的完成,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知識、智慧以及辛勤的勞動,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雖然不能享有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但對其智力勞動,應當給予相應的回報,這有利于發揮個人進行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創新。
因此,本條規定,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單位應當給予獎勵,在專利實施后,根據實施情況,給予合理的報酬。
這里講的發明人、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以及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應被認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二、依照本條的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不管其被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有沒有實施,有沒有創造出經濟效益,都應當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以獎勵。
在發明創造專利實施以后,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還應根據該發明創造專利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的大小,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理的報酬。
這里所說的“經濟效益”,既包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自己實施專利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廣義上也包括許可他人實施或者轉讓專利權所取得的經濟效益。
關于全民所有制單位被授予專利權后,應當依照專利法的規定對發明人、設計人給予獎勵和報酬的問題,國務院批準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中作了具體規定。
該細則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給獎金。
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二百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五十元。
”由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采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
“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金,企業單位可以計入成本,事業單位可以從事業費中列支。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在專利權的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后,每年應當從實施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5%~2%,或者從實施外觀設計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05%~0.2%,作為報酬支付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用費中納稅后提取5%~10%作為報酬支付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該實施細則還規定,對上述規定,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企業可以參照執行。
專利權轉讓合同何時生效?合同有哪些內容?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