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常見風險匯總,知識產權歸哪個部門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9 12:51:56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知識產權常見風險匯總,知識產權歸哪個部門
知識產權常見風險匯總
1、職務作品的權屬要分清 員工在單位完成的作品,若不區分著作權很容易導致單位或個人互相侵犯對方權利的情形。
員工在單位完成的作品分三種情形: 第一,單位作品,即由單位主持、代表單位意志創作的作品,員工僅是參與者,該作品著作權由單位為享有; 第二,一般職務作品的著作權由員工享有,單位有優先使用權; 第三,特殊的職務作品,即員工完成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其著作權歸單位享有,員工僅享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的權利。
以此為依據,區分員工在單位完成的作品的權屬能有效避免著作權糾紛。
2、著作權糾紛中權屬證據很重要 在著作權的侵權案件中,著作權的權屬問題是爭議雙方的焦點。
由于著作權是自動獲得,不同于專利、商標有權利證書,因此著作權權屬在證明時存在一定難度。
例如,發生著作權侵權糾紛時,著作權人只持有作品底稿或原件,缺少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進而無法證明自身享有的權利,導致權利人在糾紛訴訟中敗訴。
因此,作為著作權人,保存著作權權屬證據至關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著作權登記,或合法出版。
3、著作權糾紛中侵權證據要保全 在著作權侵權糾紛訴訟中,權利人要提交的證據有兩大類:權利人享有該作品著作權的證據以及侵權人實施侵權行為的證據。
許多權利人擁有著作權權屬證據,但在起訴時沒有注重侵權證據的保全,導致侵權人在訴訟前通過隱匿、銷毀侵權產品的方式使權利人無法證明侵權行為的存在。
針對上述風險,權利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購買侵權作品,取得實物和發票,必要時進行公證;在權利人自行取得證據有困難時,也可以在訴前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
4、購買影視作品著作權需謹慎 在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下,影視作品的著作權人為電影、電視劇的“制片者”。
但是“制片者”不是影視作品演職人員表中標明的“制片人”,而應是影視公司。
實踐中,由于影視作品的權屬關系比較復雜,且權利流轉很快,在界定著作權人時難度較大。
因此,在購買影視作品著作權時應當格外注意審查合同相對方的主體資格。
可從以下三個依據出發: 第一,依據影視作品公映和發行的批準文書確定著作權歸屬; 第二,可以根據影視作品片尾中署名的出品公司確定; 第三,可以根據影視作品拍攝前的投資協議和攝制合同來確定。
5、廣告宣傳也會侵犯著作權 商家在廣告片、廣告牌和宣傳頁上不可避免的會用到圖片、文字、動畫、音樂等內容,若未經上述內容的著作權人許可使用便會構成侵權。
例如,三家東莞企業引用網上圖片制作企業宣傳畫冊未經圖片的著作權人北京華蓋公司的同意,結果被訴至法院,賠償近5萬元。
有鑒于此,商家在做廣告宣傳需要用到圖片、文字等作品時,應當通過合法途徑,盡力尋求著作權人許可,或者選用經過許可的素材;如果難以找到著作權人,可以聘請專業制作公司為廣告宣傳制作原創素材以避免發生上述風險。
6、使用盜版軟件有風險 計算機軟件不同于一般的文字作品,軟件的最終用戶使用盜版的計算機軟件也存在侵犯著作權的風險。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用戶商業使用盜版軟件的構成著作權侵權,需要根據不同情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若用戶對使用盜版軟件不知情,雖是侵權但不需承擔責任,應停止使用并銷毀該復制品,倘若用戶需要繼續使用的則應向權利人支付合理費用。
7、 “避風港”原則不是“免罪金牌” 網絡服務提供者是指為網絡提供信息傳播中介服務的一類主體,他們本身不上傳、篩選信息,而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上傳信息的網絡平臺。
在這一領域做的比較成功的網站有土豆網、優酷網。
雖然他們不介入著作權糾紛,但是提供平臺的行為客觀上擴大了侵權影響,所以對于這類網絡服務商適用“通知刪除”這一特殊歸責原則,即網站在接到權利人通知后就應馬上刪除侵權信息就可免責,這一原則通常被稱為“避風港原則”。
但是這一原則也有例外,即在權利人通知之前,網站應當知曉或已經知曉侵權信息但仍未刪除的,網站也構成著作權侵權,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8、作品原件的讓與不等于著作權的轉讓
知識產權歸哪個部門
屬于國家知識產權局,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
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知識產權的特性: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
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指除了權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規定外,權利人外的任何人都不能擁有或者使用。
5、地域性: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多邊協定外,依一國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受該國法律保護。
6、時間性:知識產權的時間性是指其權利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受到法律保護,一旦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這一權利就自行消滅,或者說該知識產權就依法喪失。
知識產權可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禁止不正當競爭、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另一類是版權(也稱“著作權”),涉及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諸如小說、詩歌、戲劇、電影、音樂、歌曲、美術、攝影、雕塑以及建筑設計等。
廣義的著作權還包括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如表演者對其表演的權利、錄音制品制作者對其錄音制品的權利以及廣播電視組織者對其廣播和電視節目的權利等。
此外,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反壟斷、域名權等也逐漸被納入到知識產權體系中。
知識產權歸哪個部門管
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是是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行政級別為副部級。
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指導商標、專利執法工作等。
三定方案見詞條:國家知識產權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二、 1、涉外知識產權訴訟一般屬于涉外民事訴訟的范疇。
有關國際條約和各國國內法大多規定注冊性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專利權和經注冊取得的商標權)的有效性問題由注冊地國家專屬管轄,而對于其他類型的涉外知識產權案件,通常不專門設置管轄權規則。
就涉外知識產權侵權案件而言,無論是根據有關國際條約還是各國國內法,都是既可以由侵權行為地國家管轄,也可以由被告住所地國家管轄。
2、各國在司法實踐 般只管轄侵犯本國知識產權的案件,而不管轄侵犯外國知識產權的案件——無論是否涉及本國人或者在本國有住所、居所、慣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當事人。
也就是說,涉外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事實上是由侵權行為地國家專屬管轄的。
三、 1、各股東同意增資的股東會決議; 2、修改或補充公司章程; 3、投入增資資金,若以無形資產或實物增資須聘請專業評估公司進行實物或無形資產評估并出具資產評估報告; 4、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和財產轉移報告; 5、辦理工商、稅務等系列變更登記。
6、到工商局變更需要準備的資料清單: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公章;增資后新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有模板);評估報告(帶標簽);驗資報告(帶標簽)、財產轉移報告(帶標簽);企業變更(改制)登記(備案)申請書(工商局網站可下載)。
知識產權常見風險匯總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知識產權歸哪個部門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