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從初審通過到公開多久時間,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8 23:15:48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從初審通過到公開多久時間,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
專利從初審通過到公開多久時間
一、 發明專利經過初步審查后,在18個月內公布,申請人可以在申請3年內,申請實質性審查。
所以發明專利從申請公開的期限是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三十四條 國知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后,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
國知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第三十五條 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知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國知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二、 如果申請人沒有提出提前公開,那么就會在十八個月內由審查員決定公開時間。
如果申請人在申請時提出提前公開要求,那么會在初審合格后予以公開。
專利申請找代理或者自己申請都行。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以后,如果申請人已經提出實質審查請求并已生效的,申請人進入實審程序。
如果申請人從申請日起滿三年還未提出實審請求,或者實審請求未生效的,申請既被視為撤回。
在實審期間將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
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或者存在各種缺陷的,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逾期不答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經多次答復申請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駁回。
三、 申請發明專利從申請到授權,大約需要兩年半以上的時間,取得專利權后,每年須按規定交納年費。
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二十年,從申請日起算。
發明專利不能續展。
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審、公布、實審以及授權五個階段。
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早期公布和實質審查,只有受理、初審和授權三個階段。
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
一、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 我國《公司法》、《合伙企業法》以及3部外資法都明確了股東(合伙人)可以用知識產權(或技術)出資。
但是,對于僅能以完整的“知識產權”,即所有權出資,還是也可以用“知識產權”的部分權利,如使用權出資,則該等法律語焉不詳。
有人提出僅能以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出資,有人提出可以用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出資,還有人提出使用權出資時僅限于獨占許可使用權。
筆者以為:使用權出資應屬正當,且方式不限。
我國《公司法》第27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公司法》第28條對專利權出資的認定方式為:“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筆者認為,專利使用權作為專利權的一部分,是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
雖然專利使用權價值低于知識產權所有權的價值,在沒有法律明確禁止的情況下,可以作為出資設立公司。
二、專利轉讓注意哪些問題呢? 1、避免盲目擴大專利價值-對于專利權的轉讓標底,應以能夠成交為原則,否則很可能合作失敗。
2、避免求快-專利轉讓是一個法律程序,建議最好委托相關業內人士(例如律師),進行相關操縱,切勿自行隨便簽訂合同。
3、應把合作放在首位-專利開發的目的,除了是對自己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對社會、對生活有益處和貢獻,一項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市場容量的專利技術,在沒有轉化為盛會生產力之前,只能是技術,因此實現產業化才是造福于社會和人類的最高標準,在某種程度上適當退讓和調低一些標底,同樣是很必要的,究竟合作是需要雙方拿出誠意的。
4、做好相關記錄-盡可能做好轉讓過程中的記錄,這對于后續題目以及收益分配都是很重要的;在轉讓之前,不要輕易進行價值評估等操縱、尤其是不要輕易根據對方要求進行此類操縱,假如確實需要進行評估,盡量明確評估用度擔負原則和擔負比例、以免上當受騙;在沒有完全完成轉讓手續前,不要輕易交付技術資料和相關圖紙等具體信息;以上是專利轉讓過程中必須留意的最基本的幾個題目,最后中國專利在線祝您專利轉讓成功。
當專利權為兩個以上的專利權人共有時,一方轉讓其只有專利權的,另一方可以優先受讓其共有的份額。
三、專利轉讓提交的材料都有哪些? 1、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因權利歸屬糾紛發生權利轉移以及發明人因資格糾紛發生變更的,如果糾紛是通過協商解決的,應當提交全體當事人簽名或蓋章的權利轉移協議書。
2、如果糾紛是由人民法院判決確定的,應當提交發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專利局收到判決書后,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查詢是否提起上訴,在指定的期限(兩個月)內未答復或明確未上訴的,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提起上訴的,當事人應當出具上訴受理通知書,原人民法院判決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3、如果糾紛是由地方知識產權局(或相應職能部門)調處決定的,專利局收到調處決定后,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查詢是否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指定期限(兩個月)內未答復或明確未起訴的,調處決定發生法律效力;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應出具法院受理通知書,原調處決定不發生法律效力。
專利入股不評估可以嗎
一、 無效,根據公司法規定,專利入股需要評估。
以專利技術入股有兩個重要前提,即其一,此專利已獲得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專利證書,且仍處于專利有效期內;其二,以專利技術入股的人必須是是專利的合法權利人。
二、 (一)最好以完整專利權入股。
專利權入股、以專利實施權入股的,還有把專利申請權作價入股。
《公司法》也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
對于后兩種權利(實施權及申請權)入股還存在一定的障礙,如估價不明等,為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還是應該進行專利權入股。
(二)專利權入股需要履行完整的法律程序。
以專利權入股是可行的,但要完成專利價值評估,訂立相應的合同并到專利局辦理專利變更等手續,工商登記機關憑專利權轉移的手續確定以專利技術入股的股東的完成股東投資義務的履行。
如此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專利權入股。
(三)對于專利入股需要特別注意專利技術的可靠性。
不可否認由于審批專利的審查員受專利局文獻存儲量的限制和可能有的工作疏忽等原因,把不具備專利條件的技術授予專利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加之對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不進行實質審查的,所以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提出宣告專利無效的申請。
一旦被宣告無效就不具備財產權的屬性,就不能作為入股的技術。
所以對專利進行必要的審查檢索及在合同中約定無效后的處理辦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 專利權,是指國家根據發明人或設計人的申請,以向社會公開發明創造的內容,以及發明創造對社會具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利益為前提,根據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內授予發明人或設計人的一種排他性權利。
專利權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因此也具有知識產權的特征,即時間性、地域性、無體性、專有性。
時間性,是指專利權人對所擁有的專有權只在法定的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后,專利權人對該發明創造就不再享有專有權,原來受法律保護的發明創造成為了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地使用的社會公共財富。
地域性,是專利權指一般只在授予其權利的國家范圍內有效,在其他國家原則上不獲得承認和保護。
無體性,又稱非物質性,是指專利權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智力成果不具有物質形態,在客觀上無法被人們實際占有。
專有性,是指除專利法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
專有性也稱“獨占性”或“壟斷性”。
專利從初審通過到公開多久時間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使用權能否作為公司出資?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