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人常見的欺詐行為有哪些,專利權人應對專利詐騙方法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7 15:13:54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權人常見的欺詐行為有哪些,專利權人應對專利詐騙方法
專利權人常見的欺詐行為有哪些
如一些專利權人惡意利用專利授權程序,將明知不應獲得專利權的專利進行申請,或者在申請過程中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專利權,在獲得授權后故意隱瞞事實真相、并出于營利的目的將其專利進行交易的行為。
濫用專利授權的行為有別于濫用專利權的行為:在專利權的效力上,前者的專利權在授權中存在瑕疵,本應無效,后者的專利權在授權程序上不存在瑕疵,故有效;在行為后果上,前者的專利權應被宣告無效,而后者的專利權應不予保護。
專利權是一種財產權,專利權人有權處置其專利權,將其轉讓或許可他人。
受讓人所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一些專利權人在專利交易中存在的欺詐行為,其認定有兩個要件:欺詐的故意;欺詐的具體行為。
專利交易中由于存在著諸多風險,受讓人在專利交易前應澄清對專利的模糊認識,防范專利權人的欺詐行為,全面評估以規避風險。
1、專利的有效性評估。
有三層含義,一是查詢專利法律狀態,明確專利權在目前階段是否有效;二是檢索專利是否有被無效的風險,評估專利轉讓過程中的有效性;三是檢索專利是否有侵權的風險,評估專利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性,若存在權利沖突,可主動協商以期達成相互許可協議。
2、專利的價值評估。
專利的價值主要以未來經濟收益(指因使用或轉讓專利權而產生的期望收益)為評估基礎,其評估應以專利的有效性為前提,從法律角度至少應從如下方面考慮: (1)法定時限,越臨近進入公有技術領域的法定時限,其價值就越低; (2)保護范圍,依據權利要求確定、由說明書進行解釋的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越窄,其價值也就越低; (3)其他資料:專利技術一般還額外需要專利權人提供的工藝流程、工程圖紙等詳盡資料來輔助實施,同時在先使用權可作為專利侵權的抗辯理由,真實完整的研發、生產記錄也應能一并交付。
3、專利交易的合法性。
在公平協商的原則下,針對自然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經營企業等客體,規定了專利轉讓涉及的登記公告、作價評估、最高出資比例等,保證專利交易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4、明確風險責任:在轉讓合同中,受讓人可明確專利權人應對專利權的效力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即專利權人保證其專利不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保證申請過程中未實施任何不當行為,并保證該專利符合專利法的授權條件。
受讓人還可明確專利轉讓費用的支付是以專利權的有效為前提,無效專利應返還轉讓費用,支付方式可為分期以及提成支付。
5、培養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意識。
一是該機制具有前瞻性,可提早發現侵權行為的發生,及時給出對策,可通過協商或無效突破專利壁壘,以避免被起訴后的準備不周、應訴中的抗辯不力,占據主動;二是該機制具有導向性,可確定現有有效的專利技術在企業從事的技術領域內留下的空白或軟肋地帶,結合市場需求引導企業自主研發的方向,以降低企業在專利糾紛中的事務支出,與業內同行共謀發展;三是該機制具有戰略性,可通過分析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運用各種專利戰略、策略,通過專利布局來實現專利權利益的最大化。
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也稱獨占性或專有性。
專利權人對其擁有的專利權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或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
這是專利權(知識產權)最重要的法律特點之一。
時間性,指法律對專利權所有人的保護不是無期限的,而有限制,超過這一時間限制則不再予以保護,專利權隨即成為人類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地域性,指任何一項專利權,只有依一定地域內的法律才得以產生并在該地域內受到法律保護。
這也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另一個重要法律特征。
根據該特征,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只在該國領域內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專利權人應對專利詐騙方法
由于專利詐騙分子通常采用全面撒網的欺騙手段,雖然詐騙范圍廣,涉及多個專利權人,但是針對單個權利人的詐騙數額一般都較小,有時僅幾百元,難以達到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標準。
對于權利人而言,如何防范專利詐騙成為避免遭受損失的關鍵。
記者采訪了多位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專利權人之后,為專利權人總結出一些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希望對專利權人判別、預防專利詐騙有所幫助。
預防措施一:謹慎應對花言巧語,切忌盲目交費 針對非職務發明人急于轉化專利的迫切心理,詐騙分子往往在信函中對專利權人某項發明大加贊賞,并稱此發明前景市場很好,受到很多風投公司的親睞,但是需要專利權人交納一定的費用請專門的評估機構進行技術評估。
也有犯罪分子利用專利評獎的名義,要求專利權人交納評獎費,數百到上萬不等。
預防措施二:要核實專利轉讓、專利評獎等機構的身份 在專利詐騙案件中,詐騙分子一般都是利用專利文獻、專利公告中已公開的權利人的聯系方式,采用發送信函的方式與專利權人進行廣泛聯系,詐騙分子僅僅留一個電話或手機號碼,使得專利權人無法從對方獲取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
因此,在收到信函后,專利權人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對對方的身份進行核實。
例如,專利權人可以到互聯網上搜索該專利轉讓機構的相關信息,或者撥打對方的聯系電話,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咨詢。
同時到對方機構所在的工商局進行調查了解,爭取掌握對方更多的信息,這樣有利于專利權人更好地判斷對方的身份。
此外,利用專利評獎等方式進行專利欺詐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一些詐騙分子打著國內某些著名報社、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的旗號,甚至冒充國務院的名義進行欺詐活動。
因此,對于這類評獎委員會、評獎機構的真偽,專利權人一定要到政府相關機構進行核實。
比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不少專利權人都收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等名稱的專利評獎通知,對于這類通知,專利權人可以與正規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直接聯系,核實相關人員的名字以及信息的真偽。
對于這種收費的要求,上海市知識產權局政策法規處有關負責人提請專利權人注意,在收到專利轉讓、專利評獎之類的信件后,先要了解收費情況。
通常來講,國家性的、正規的獎項都不會收費。
專利權人轉化專利時,可以到各地知識產權局了解情況,備案。
例如,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就為專利權人提供標準的專利轉讓許可實施合同,還為專利權人提供相關指導,這樣即使出現糾紛,也有合同為依據。
如果對方要求交評估費,可以和對方理論,先要求對方墊付,等轉讓成功,再付費也不遲。
預防措施三:專利權人要對自己的專利有客觀清醒的認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專利權人對自己的專利沒有清醒、客觀的認識,導致上當受騙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執法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專利權人對自己的專利應該有一個清醒、客觀的認識,雖然發明專利很不容易,但對自己專利的商業和經濟用途應該有一個客觀的估量。
他指出,如果風投公司真的認為專利權人的專利有很大的經濟和市場價值,風投公司應該為專利權人承擔相關費用,否則就是公司的損失。
也有專家建議,專利權人特別是實用新型專利發明人在尋求轉化之前,應該進行專利檢索,看看自己專利的技術含量究竟有多大,這樣就不會輕易被對方提出的優惠條件所迷惑。
預防措施四:尋找正規的專利轉化機構 非職務發明人專利轉化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也采取了一些舉措,舉辦“專利周”等活動搭建專利轉化的平臺,建立專利轉化的相關機構,為專利權人的專利轉化提供條件,如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等機構就提供這種服務。
有關專家表示,專利權人在考慮專利轉化時,可以盡可能地與這些正規機構聯系,應該尋求正規的轉化渠道。
應對措施:向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或公安局報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專利權人受騙后,可以采取兩種維權方式,一種是與行政部門如地方知識產權局聯系,另外一種是向當地公案部門報案。
據記者了解,很多專利權人在發現自己被騙后,會首先求助于地方知識產權局。
收到舉報投訴后,各地知識產權局會積極受理,一方面調查處理案件,同時與相關執法部門協調,將重大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門。
根據我國法律,專利詐騙屬于經濟犯罪,對于數額較大的詐騙行為,專利權人可以向公安機關經濟偵察部門報案。
我國刑法對于詐騙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有明確規定: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專利權人是單位年費多少
一、 年費要看具體年限和是那個專利。
1。 發明專利 第1年至第3年每年 900 第4年至第6年每年 1200 第7年至第9年每年 2000 第10年至第12年每年 4000 第13年至第15年每年 6000 第16年至第20年每年 8000 2。實用新型專利 從第1年至第3年每年 600 從第4年至第5年每年 900 從第6年至第8年每年 1200 從第9年至第10年每年 1200 3。外觀設計專利 從第1年至第3年每年 600 從第4年至第5年每年 900 從第6年至第8年每年 1200 從第9年至第10年每年 2000(單位:人民幣元) 二、 依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在我國申請專利的,需要交納的費用包括申請費、申請附加費、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費等。
相關法律知識
專利權人常見的欺詐行為有哪些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權人應對專利詐騙方法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如何申請專利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