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標準:賠償的五種計算方法,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3 23:02:45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標準:賠償的五種計算方法,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標準:賠償的五種計算方法
在實踐中,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一般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1。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于相同或者類似產品。
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準,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
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從而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主要規定在《專利法》第65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0條、第21條、第22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7、28條。
法律條文在具體實務中如何實施,只能通過司法案例進行觀察和分析。
本文將對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展開討論。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一共有五種計算方法: 1、權利人損失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22]4號第20條第1款規定,權利人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
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
用公式表示如下: 權利人損失=專利產品減少銷量(或侵權產品銷量)*專利產品合理利潤 而我國法釋[2022]4號第20條規定,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可以視為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
也就是說,侵權產品每銷售一件,可以認為會導致權利人的專利產品銷量減少一件。
與美國Panduit案的DAMP四部測試法對比,上述規定顯然對權利人更為有利。
2、侵權人獲利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22]4號第20條第2款規定,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于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
用公式表示如下: 侵權人獲利=侵權產品銷售量*侵權產品合理利潤(營業利潤或銷售利潤) 其中,銷售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稅收附加,而營業利潤=銷售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許可費的合理倍數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法釋[2022]4號第20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4、法定賠償 專利法65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5、約定賠償 法釋[2022]1號第28條規定,權利人、侵權人依法約定專利侵權的賠償數額或者賠償計算方法,并在專利侵權訴訟中主張依據該約定確定賠償數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根據專利法第65條規定,上述第1種到第4種的計算方法有所謂的法定順序,即只有前一種計算方法難以確定的,才能適用第二種計算方法,依次類推。
按照尹新天教授的解釋:之所以作出這種修改,是因為按照民事侵權的一般原理,對民事侵權行為首先應當以權利人受到的實際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依據,只有在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才需要按照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確定。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
一、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如下: 1。 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 2。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 3。 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 4。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 5。 當事人約定確認的賠償數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七十一條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故意侵犯專利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三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二、 外觀專利申請侵權訴訟期是三年,我國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提醒您,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三、 1。根據外觀設計專利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簡要說明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2。將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進行比對,確認是否構成相同或者近似; 3。確定行為人是否存在未經允許擅自使用的情形。
《專利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外觀專利侵權需要提供什么證據
一、 外觀專利侵權要拿的證據主要是: 1、由國知局對相關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進行檢索、分析和評價后作出的專利權評價報告,作為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
2、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如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
3、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如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專利法》第六十一條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制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的證明。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出具由國知局對相關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進行檢索、分析和評價后作出的專利權評價報告,作為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
二、 與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不同,外觀設計保護的不是技術方案,而是產品純美感的設計。
如何判定外觀設計侵權,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用授權公告中表示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或者體現被訴侵權外觀設計的圖片或照片進行比較,而不應以專利權人提交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實物與被訴侵權外觀設計進行比較。
2、應當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而不應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設計人員的觀察能力為標準。
3、判斷外觀設計是否構成相同或相近似時,應以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為原則,即應當對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可視部分的全部設計特征進行觀察、對能夠影響產品外觀設計整體視覺效果的所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后作出判斷。
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構成相近似。
三、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賠償數額的確定: 1、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
此方法的計算公式為:專利權人因侵權產生的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利潤。
2、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
此方法的一般計算公式為:侵權產品銷售總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
3、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至于“幾倍”專利法沒有規定,根據最高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的規定,確定為1至3倍。
4、法定數額賠償。
專利法規定了上限為100萬元,下限為1萬元的法定賠償范圍。
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標準:賠償的五種計算方法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外觀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專利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