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的保護時間從何時起算,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13 15:19:38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權的保護時間從何時起算,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專利權的保護時間從何時起算
一、 自申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
《專利法》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第四十三條 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 (一)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的; (二)專利權人以書面聲明放棄其專利權的。
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的,由國知局登記和公告。
第四十五條 自國知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第四十六條 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應當及時審查和作出決定,并通知請求人和專利權人。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由國知局登記和公告。
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無效宣告請求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發明專利經過初步審查后,在18個月內公布,申請人可以在申請3年內,申請實質性審查。
所以發明專利從申請公開的期限是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四條 國知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后,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
國知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第三十五條 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知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國知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第三十九條 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知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
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三、 發明專利需要單獨進行實質審查。
發明專利分為初步審查和實質審查兩個階段。
實質審查請求可以與申請同時提交,也可以自申請日起(或優先權日)三年內提交。
盡早提交實在審查請求可以使審查員盡早審查該專利申請,盡早授權。
但這種操作也有弊端,因為專利法規定提交實質審查請求的同時可以提交主動修改,如果同時提交,權利人就喪失了一次主動修改的機會。
因此何時提交實質審查請求,權利人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對于未提交實質審查請求的專利申請,專利局會在期限屆滿前下發《實質審查屆滿通知書》,以此告知權利人應當提交實質審查請求。
權利人可按照通知書上面要求的期限提交請求。
對于權利人未提交實質審查請求的情況,專利局會視為該專利申請撤回,從而下發《視為撤回通知書》,權利人可在收到該通知書兩個月內提交恢復請求,并交納1000元恢復費。
如果權利人未采取任何行動,該發明專利將最終失效。
專利申請包括兩項以上發明、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的,申請人可以向國知局提出分案申請;但是,專利申請已經被駁回、撤回或者視為撤回的,不能提出分案申請。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1、專利保護范圍確定的依據 ?? ??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法律效力所涉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是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外觀設計的照片或圖片。
?? ?? 2、專利保護范圍的確定原則 ?? ?? 在確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時對權利要求文字所描述的范圍的解釋是關鍵問題,站在不同立場、依照不同的解釋原則,保護范圍的大小是存在差異的。
?? ?? (1)中心原則 ?? ?? 依照該原則,權利要求書是專利保護范圍的依據,但是解釋權利要求書時,應當以權利要求書表達的實質內容為中心,全面考慮發明創造的目的、性質以及說明書和附圖,將中心一定范圍內的技術也包含在保護范圍之內。
不必拘泥于權利要求書的文字記載。
德國立法曾采用該原則。
這種做法給專利權人提供了充分的保護,但對第三人而言,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處在難以明確的狀態,實際并不利于公平競爭。
?? ?? (2)周邊原則 ?? ?? 該原則要求嚴格依照權利要求書的字面記載進行解釋,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能超出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的范圍。
說明書和附圖不能成為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依據,只有在權利要求書不明確的情況下,才能用來對保護范圍作限制性解釋。
美國和過去的英國采用了該立法模式。
嚴格的字面解釋,對第三人是有利的,略作改進,就可能逃出專利保護的范圍,按照這樣的原則,對權利要求書的撰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實際上在申請專利時就找到一個保護范圍較為恰當的上位概念的文字表達是比較困難的。
?? ?? (3)折中原則(解釋原則) ?? ?? 依照該原則,專利保護范圍應根據權利要求所表示的實質內容加以確定,但權利要求所表示的技術特征有疑義時,可以引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
《歐洲專利公約》及其成員國和我國的專利立法都采用了這一原則。
??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及其確定原則
1、在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方式上,歷史上有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做法:一是“周邊限定制”,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完全由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來確定,并且要求只能根據權利要求書用詞的字面意義嚴格、忠實地進行解釋,以界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二是“中心限定制”,是指專利的保護范圍是由專利的說明書和附圖來確定的,權利要求的作用僅僅是供專利局和公眾來判斷其發明創造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在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可以通過說明書和附圖較為自由地對權利要求做出擴大解釋。
但是,在專利制度的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有采用過上述極端的“周邊限定制”或“中心限定制”,而是或多或少地趨于兩者的融和,這就形成了第三種做法即“折衷制”。
因此,《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補充條約草案第二十條及1973年歐洲14國簽訂的《歐洲專利公約》第六十九條均做出了類似的規定:“專利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以解釋權利要求。
”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正體現了這一立法原則。
2、對于“折衷制”,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條進一步解釋道: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堅持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的原則。
以說明書及附圖解釋權利要求應當采用折衷解釋原則。
既要避免采用“周邊限定”原則,即專利的保護范圍與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保護范圍完全一致,說明書及附圖只能用于澄清權利要求中某些含糊不清之處;又要避免采用“中心限定”原則,即權利要求只確定一個總的發明核心,保護范圍可以擴展到技術專家看過說明書與附圖后,認為屬于專利權人要求保護的范圍。
折衷解釋應當處于上述兩個極端解釋原則的中間,應當把對專利權人的合理正當的保護與對公眾的法律穩定性及其合理利益結合起來。
3、由于周邊限定制嚴格限定了專利的保護范圍,也較嚴格的限定了私權的行使,其更加傾向于維護公共權益,因而一些專家學者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經濟技術的發展狀況提出,雖然我國專利法中規定了解釋權利要求的折衷制,但法院在實踐中應嚴格把握解釋的尺度,應更靠近周邊限定制,否則將影響到公眾利益,阻礙我國經濟、技術的發展。
1、第一,權利要求中已經明確記載的內容,不需要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
說明書及附圖對權利要求的內容的解釋目的一般在于明晰權利要求的內容,或緊縮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以使得權利要求得到說明書及附圖的支持。
有時,說明書也可能對權利要求做出適當擴大的解釋。
2、第二,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權利要求以外的技術特征就不應當被讀入到權利要求之中,該原則被稱為“外來技術特征原則”。
這些外來技術特征包括其它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征以及說明書中的技術特征,如果將這些技術特征讀入到權利要求中,將會縮小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3、第三,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對于只在說明書中記載而未在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技術方案就不應當納入到保護范圍之中,否則將擴大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原則被稱為“捐獻原則”。
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內容,因不存在解釋的基礎,不能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
如果僅記載在專利說明書及附圖中,而未反映在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方案,不能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
該原則體現在《解釋》第5條中:對于僅在說明書或附圖中描述而在權利要求中未記載的技術方案,權利人在侵犯專利糾紛案件中將其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第四,權利要求中明確寫明的上位概念通常不能直接解釋為說明書實施例中的下位概念。
利用說明書及附圖進行解釋時,不能超越權利要求本身的記載,當權利要求中的某技術特征明確記載為上位概念,且該權利要求的范圍也是清楚的情況下,不應當將權利要求中的上位概念解釋為說明書中的具體下位概念。
1、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一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
2、即,我國專利權保護范圍并不是嚴格按照權利要求書中的文字或者措辭來確定范圍。
一項發明創造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須以其權利要求為準,即以由專利申請人提出的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的權利要求為準,不小于也不得超出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的權利要求的范圍。
同時,說明書及附圖對權利要求具有解釋的功能,可以作為解釋權利要求的依據。
但是,相對權利要求而言,說明書及附圖只具有從屬的地位,不能單以其作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的基本依據,基本依據只能是權利要求書。
3、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如何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4、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二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5、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體現該產品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為基本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外觀設計專利權所保護的“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范圍,應當是同類產品的范圍;不是同類產品,即使外觀設計相同,也不能認為是侵犯了專利權。
6、《專利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
外觀設計專利權以表示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說明書 及其附圖內容可以用于解釋其權利要求。
不能把權利要求書中沒有記載的內容,而在說明書或者附圖中已記載的特征列入保護范圍。
專利權的保護時間從何時起算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