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會有什么后果,專利侵權判斷的原則包括哪些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07 01:18:49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侵權會有什么后果,專利侵權判斷的原則包括哪些
專利侵權會有什么后果
簡介:
專利侵權判斷的原則包括哪些
一、外觀專利侵權判斷的原則包括哪些 (一)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所謂全面覆蓋原則,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么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征,缺一不可。
在判定專利侵權時,最先適用的是全面覆蓋原則。
在下述幾種情況下,視為被控物全面覆蓋了專利的權利要求。
1、字面侵權。
即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被控物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的必要特征相同。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H型強場磁化杯體(1),其特征在于:杯體的兩側各鑲嵌一塊永久磁鐵(2)。
如果被控物的杯體兩側各鑲嵌了一塊永久磁鐵,那么可以看到,被控物的結構與權利要求所描述的結構一模一樣。
2、專利權利要求中使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物公開的結構屬于上位概念中的具體概念,此種情況下適用全面覆蓋原則,被控物侵權。
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一種新型機器人行走機構,其特征在于:電機接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裝有驅動輪。
被控物的結構為,電機經齒輪傳動,輸出軸上裝有驅動輪。
被控物采用齒輪傳動,齒輪傳動的結構屬于傳動機構的具體概念,因此,被控物屬于侵權。
(二)等同原則 等同原則認為,將被控侵權的技術構成與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相應技術特征進行比較,如果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研究了專利權人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后,不經過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諸如采用等同替換、部件移位、分解或合并等替代手段實現專利的發明目的和積極效果的,并且與專利技術相比,在目的、功能、效果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則應當認定侵權成立。
具有六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驅動臂,驅動臂內設置有電機,電機經齒輪傳動接位于驅動臂端部的驅動輪。
被控物的結構為,具有六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驅動臂,驅動臂內設置有電機,電機經鏈條傳動接位于驅動臂端部的驅動輪。
被控物缺少專利權利權利要求中的齒輪傳動特征,但是由于鏈條傳動屬于齒輪傳動的等同替換,所以被控物適用等同原則,屬于侵權。
二、外觀專利被侵權怎么辦 專利出現侵權后,通常有三種解決途徑。
1、協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
提出協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送侵權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懾作用,沒有法律約束力。
2、行政查處:專利權人在掌握初步證據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后作出是否侵權的認定。
在行政查處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于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
外觀專利侵權也是屬于知識產權侵權中的一種情況,在具體一點的話,應當是屬于侵犯專利權。
而處理外觀專利侵權外,格外還有發明專利侵權和實用新型專利侵權。
雖然具體侵權的對象不同,但從救濟上來看,無非就是協商與和解、行政查出以及向法院起訴三種途徑。
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怎么處罰? 裝修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專利侵權反訴的條件是什么?
一、專利侵權反訴的條件是什么?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其他條件 (1)反訴只能是本訴被告向本訴原告提起,而不能對原告以外其他人。
(2)反訴只能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起。
(3)反訴與本訴必須是適用同種訴訟程序。
(4)反訴不能是其他法院專屬管轄。
(5)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必須在事實或法律上有牽連。
(6)提起的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
” 二、程序要件 程序要件是指反訴在訴訟程序進行中提起的方式、時間及審理等條件。
1。反訴提起方式。
反訴是民事訴訟所獨有的,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者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是否允許反訴?無論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畢竟都是民事訴訟,原、被告主體地位平等,所以應允許反訴。
2。反訴的管轄權。
是否要求審理本訴的法院本來對反訴也有管轄權?即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單獨提起時,如果審理本訴的法院無管轄權,該法院能否受理?反訴能否成立?就地域管轄來說,只要反訴請求的標的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其他法院專屬管轄(因為專屬管轄多是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審理本訴的法院就可受理,反訴成立。
這一點在涉外民事訴訟中得到有力的證明。
享有民事管轄豁免權的主體主動向駐在國法院提起訴訟,被告反訴時,享有管轄豁免權的主體即不再享有管轄豁免權,審理本訴的法院有權受理反訴。
就級別管轄來說,如果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單獨提起時應由級別較高的法院審理或作為反訴的訴訟請求應由級別較低的法院管轄,反訴和本訴均可一并由審理本訴的法院審理,即反訴只能向審理本訴的同一人民法院起訴。
這在立法上應明確作出規定。
3。反訴提起的具體時間。
反訴在訴訟進行的哪個階段提出,我國民訴法沒有具體規定。
司法實踐中,一般傾向最好是在答辯過程中提出,最遲也應在一審法院庭審辯論結束后提出。
因為反訴提出時,庭審辯論尚未結束,原告還有反駁的機會,并可以申請延期審理。
否則,要是庭審辯論結束以后提出反訴,必然重新進行訴訟程序,也會造成一些重復勞動,拖延本訴的審理。
然而,是否庭審辯論結束后都不能提出反訴呢?也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經過起訴、答辯,尤其是庭審辯論以后,出現證人打消顧慮,愿意作證或糾正偽證,當事人舉出經過最后努力收集的證據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較多。
特別是一些民事案件標的額較大,而又涉及外地的經濟糾紛,應當允許在庭審辯論結束以后,提起反訴。
否則,如果不許被告提起反訴,或者提起反訴也不予理睬,表面上看爭取了時間,使本訴及時審結。
而事實恰恰相反,因為這類糾紛的棘手程序是執行,要是被告在庭審辯論以后,提出的反訴成立,而又進行了實體審理后,反訴和本訴的請求可以相互沖抵,執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不允許被告在庭審結束后提起反訴,讓其另行起訴,本訴和反訴的結案就存在一個時間差,很可能耗費時間和精力,結果有時很難預料。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應當靈活掌握,允許被告在庭審辯論結束以后、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訴。
4、提出反訴實質條件 提出反訴實質條件是指反訴的成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即對上面其他條件(5)(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必須在事實或法律上有牽連。
)的詳細解釋。
對于反訴的相關情況認定,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處理,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上,還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存在異議的,則還可以按照法律規定提出上訴的請求。
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怎么寫
專利侵權會有什么后果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判斷的原則包括哪些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