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屬于專利權保護對象,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05 15:03:54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哪些屬于專利權保護對象,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哪些屬于專利權保護對象
一、哪些屬于專利權保護對象 1、發明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必須是一種技術方案,是發明人將自然規律在特定技術領域進行運用和結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規律本身,因而科學發現不屬于發明范疇。
同時,發明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也不能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
2、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
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制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
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于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
3、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相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二、專利保護期屆滿可以重新申請在保護 專利權期限屆滿后,專利權終止。
專利權期限屆滿前,專利權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專利權。
1、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 2、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專利權的法律保護是一國法律對專利權人的權益所作出的保護,但專利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它不同于有形的財產,因而在界定其保護范圍上就顯不易。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法律效力所涉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
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是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外觀設計的照片或圖片。
專利法對于什么不授予專利權 取得專利權后享有什么權力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不僅需要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允許和保護科技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以鼓勵發明創造,維護專利權和國家的利益,而且侵權行為不斷發生,也需要法律保護專利權人和國家的專利權益。
因此,對于假冒專利構成的犯罪行為予以打擊也是必要的。
那么具體來說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又該怎么認定假冒專利罪?本文就這兩個問題介紹如下。
一、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行為屬于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二、怎么認定假冒專利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專利所有權和國家的專利管理制度。
專利可分為三類,分別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專利這種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在國際上被列為工業產權中最重要的一種權利。
國家對專利統一管理,形成專利制度,用以保護技術發明權利,鼓勵發明創造,促使技術發明推廣應用。
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不僅侵害了國家的專利制度,也侵害了專利權人的利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專利管理法規,在法律規定的專利有效期限內,假冒他人被授予的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
(1)具有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2)假冒專利的行為必須是發生在專利權期限內。
(3)情節嚴重是構成本罪的必備要件。
情節嚴重是指假冒他人專利手段惡劣、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給專利人或國家造成重大損害的、在國際國內造成惡劣影響的等。
(4)根據《專利法》第 六十二 條規定,下列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其一,專利權人制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制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其二, 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的; 其三, 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其四,臨時通過中國領土、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定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其五,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沒有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也就不構成假冒專利罪。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罪的構成要件
專利制度旨在保護技術能夠享受到獨占性、排他性的權利,權利人之外的任何主體使用專利,都必須通過專利權人的授權許可才能獲得使用權。
如果假冒他人專利,會侵犯他人的專利所有權和國家的專利管理制度,構成犯罪。
那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罪的構成要件?樂知小編在下文中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一、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專利所有權和國家的專利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 (1)具有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2)假冒專利的行為必須是發生在專利權期限內。
(3)情節嚴重是構成本罪的必備要件。
情節嚴重是指假冒他人專利手段惡劣、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給專利人或國家造成重大損害的、在國際國內造成惡劣影響的等。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構成。
4、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獲取經濟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損害他人的聲譽,破壞他人專利權益的目的。
二、假冒專利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認定假冒專利罪的構成要件,核心就是認定其客觀方面,而認定假冒專利罪的客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確認假冒專利行為的認定標準。
具體來說: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行為屬于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2、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下列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1)專利權人制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制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哪些屬于專利權保護對象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