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項是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有哪些發明不授予專利權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7-05 11:04:05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有哪些事項是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有哪些發明不授予專利權
有哪些事項是不能授予專利權的
一、不得授予專利的情形包括幾種 我國《專利法》第五條和第二十五條規定了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包括以下8種: 1、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礙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比如制作吸毒工具等。
2、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遺傳資源是指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遺傳資料),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3、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是對自然規律和有助于說明自然規律的自然現象的特性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學認識。
但是,科學發現僅僅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而不是利用自然規律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它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不具備工業上的實用性,因此不授予專利權。
4、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它源于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于自然產生結果。
它僅僅是指導人們對其表達的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而不需要采用技術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則,不具備技術的特點,因此不能授予專利權。
5、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對之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過程。
考慮到醫生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在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醫生理應有選擇各種方法的自由;另一方面,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具備實用性,不屬于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而這類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6、動物和植物品種。
動物和植物品種指的是動物和植物品種本身,不包含生產動物和植物品種的方法。
這里所說的生產方法是指非生物學的方法,不包括生產動物和植物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否屬于“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取決于在該方法中人工技術的介入程度,如果人工技術的介入對該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或決定性作用,則這種方法不屬于“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可以授予專利權。
7、用塬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用塬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由于可以用于軍事目的,出于國家重大利益的考慮,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
需要指出的是,不僅用塬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能獲得專利保護,而且塬子核變換方法本身也不能獲得專利保護。
8、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相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不授予專利權。
二、授予專利權的相關依據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知局提出過申請并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第二十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一)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
有哪些發明不授予專利權
一、哪些發明不授予專利權 1)、依據我國專利法第五條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 A、違反國家法律的發明創造; B、違反社會公德的發明創造; C、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2)、依據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不授予專利權的客體: A、科學發現; B、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C、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D、動物和植物品種; E、用原子核變換方法所獲得的物質。
我國專利法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和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這個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的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就違反了國家的法律,例如偽造國家貨幣的機器。
有的發明創造本身沒有危害公共利益和道德之意,但是如果不是按原來的目的使用,也有可能有害于公共利益和道德的,即不能授予專利權。
例如可以用來賭博的游戲器具。
雖然發明人說是游戲器具,但既然可以作為賭博用具,就不能授予專利權。
此外,如為防盜而設計的電麻裝置,或者在一般煙葉上噴以偽裝劑,弄虛作假,欺騙公眾的發明創造,可以認為是缺乏有益性,同樣不能授予專利權。
此外,我國專利法還規定,對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等,也都不授予專利權。
這是因為,科學發現不同于發明創造,所以不授予專利權。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例如經濟管理方法、工程建筑設計、教育方法、會計制度、廣告方法以及信息傳播等,都不是技術思想,與工農業上的制造、使用不發生直接關系,所以也排除在專利之外。
二、發明專利有哪些類型? 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 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物品,例如對機器、設備、部件、儀器、裝置、用具、材料、組合物、化合物等等作出的發明。
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的方法。又可以分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例如對加工方法、制造工藝、測試方法或產品使用方法等所作出的發明。
專利法保護的發明也可以是對現有產品或方法的改進。
絕大多數發明都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例如對某些技術特征進行新的組合,對某些技術特征進行新的選擇等,只要這種組合或選擇產生了新的技術效果,就是可以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
發明專利是專利中最重要的一種,而根據《專利法》的規定,我國對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也最長,可以達到二十年。
而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最長也只有十年。
在提出發明專利申請之后,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而其中尤其是要對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這三性作出相應審查。
新發明專利請求書怎么寫? 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
有哪些情況不能授予專利權
一、哪些情況不能授予專利權 專利法所規定的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包括: 第一是科學發現; 第二是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第三是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第四是動物和植物品種; 第五是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第六是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所作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動物和植物品種產品的生產方法,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授予專利權的。
此外,專利法還規定: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于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另外,專利法還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事先報國知局進行保密審查。
對違反規定向外國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是不授予專利權的。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要想被授予專利權,那么就需要滿足三性,即實用性、新穎性以及創造性。
而其中對發明專利的授予可以說更為嚴格,同樣《專利法》中對發明專利規定的最長保護期限也是比較長的,可以達到20年。
而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最長保護期限,則僅僅只有10年。
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有哪些
有哪些事項是不能授予專利權的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有哪些發明不授予專利權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發明專利申請 如何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