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使用許可需要登記嗎,專利侵權度如何判定?適用什么原則?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4-08 21:19:26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專利使用許可需要登記嗎,專利侵權度如何判定?適用什么原則?
專利使用許可需要登記嗎
專利許可不是必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
無論是否將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進行備案,都不會影響合同本身的效力。
按照實施期限分,有在專利整個有效期間實施許可及在專利有效期間某一時間段實施許可; 按照實施地區分,有在我國境內的實施許可、在我國境外的實施許可和在某些特定地區實施許可; 按照實施范圍分,有制造許可、使用許可、銷售許可及制造、使用、銷售全部許可; 按照實施條件分,有普通實施許可、排他實施許可、獨占實施許可、分實施許可和交叉實施許可。
1、通過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系,從而有效保護發明創造成果,獨占市場,以此換取最大的利益; 2、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與銷售的安全性,防止對手拿專利狀告自己侵權(遭受高額經濟賠償、迫使自己停止生產與銷售); 3、專利權受到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使用(狀告他人侵犯專利權,索取賠償); 4、自己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法律保護,防止他人模仿本企業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構成技術壁壘,別人要想研發類似技術或產品就必須得經專利權人同意); 5、自己的發明創造如果不及時申請專利,別人把你的勞動成果提出專利申請,反過來向法院或專利管理機構告你侵犯專利權; 6、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亦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及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7、一個企業若擁有多個專利是企業強大實力的體現,是一種無形資產和無形宣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既是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強力企業,同時也是政府各項政策扶持的主要目標群體),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8、專利技術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轉讓),比單純的技術轉讓更有法律和經濟效益,從而達到其經濟價值的實現; 9、專利宣傳效果好; 10、避免會展上撤下展品的尷尬; 11、國家對專利申請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如政府頒布的專利獎勵政策、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等),會給予部分政策、經濟方面的幫助; 12、專利除具有以上功能外,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還作為企業上市和其他評審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評審、科技項目的驗收和評審等,專利還具有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橋梁作用。
總之,專利既可用作盾,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也可用作矛,打擊對手的侵權行為。
充分利用專利的各項功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專利許可不是必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
無論是否將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進行備案,都不會影響合同本身的效力。
以上便是網小編為您帶來關于企業商標撤三怎么反擊的相關知識。
專利侵權度如何判定?適用什么原則?
根據《專利法》第64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準,簡要說明可以用于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可知,專利侵權的判定原則主要有3個。
全面覆蓋原則 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么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征,缺一不可。
全面覆蓋原則是判定專利侵權時最先適用的原則。
可以簡單理解為全部必要特征相同、被上位技術用語概括、技術特征多于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
等同原則 將被控產品或方法的技術構成與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相應技術特征進行比較,如果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研究了專利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后,不經過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諸如采用等同替換、部件移位、分解或合并等替代手段實現專利的發明目的和積極效果的,并且與專利技術相比,在目的、功能、效果上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則應當認定侵權成立。
如何鑒別是否屬于等同原則,要看被控物是否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實現大致相同的功能、達到大致相同的效果。
禁止反悔原則 是指專利權人在專利申請文件中或申請人與專利局之間的來往信函中,已經確認為已有技術或明確表示放棄請求的保護技術內容,在以后的指控第三人侵權時不得反悔。
如果專利權人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反悔,將其已經認為不屬于其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內容擴大解釋為屬于其專利保護范圍,受訴法院將不予支持。
這也是法理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
1、詳細檢索,查詢專利的法律狀態。
我們之前說過,不同階段,專利的法律狀態是不同的。
2、檢索分析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特征,判斷其要解決的問題和產生的效果。
3、分析比較產品或方法之間的技術特征,是否符合以上原則。
東莞市鵬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施揚寧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 案情簡介 原告(被上訴人)施揚寧于2017年9月11日申請了涉案專利,于2018年5月8日獲得授權,該專利至今合法有效。
涉案專利權評價報告顯示,權利要求1、10不符合授予專利權條件,權利要求2-9未發現存在不符合授予專利權條件的缺陷。
2021年1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第4801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涉案專利權部分無效,在專利權人于2020年8月11日提交的權利要求1-9的基礎上繼續維持該專利有效。
被告(上訴人)鵬捷公司未經授權售賣涉案專利產品,且無生產廠家信息。
將被訴侵權產品技術方案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技術特征進行比對,施揚寧認為二者相同,鵬捷公司確認二者技術特征無區別,但認為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缺乏新穎性和創造性。
鵬捷公司主張先用權抗辯,并提交2017年6月21日發予買家的涉案專利產品郵件,同時以專利號為201520255362.5、名稱為“一種便攜式折疊云臺”實用新型專利文件主張現有技術抗辯,該專利授權公告日為2015年8月5日。
原告施揚寧認為該對比文件不構成現有技術。
遂請求判令鵬捷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涉案專利權的產品,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20萬元等 法院認定 (一)關于被訴侵權產品的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是否符合全面覆蓋原則) 施揚寧主張保護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
將被訴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技術特征進行比對后發現,被訴侵權產品包含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
鵬捷公司對此無異議。
(三)關于鵬捷公司的先用權抗辯是否成立的問題。
鵬捷公司主張先用權抗辯,不僅要舉證證明其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或者已經作好制造的必要準備,還要證明其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
就本案的證據而言,鵬捷公司所提交的郵件發件人及收件人的主體信息不明,不能確定系其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按郵件記載的產品要求進行打樣生產,且郵件附件未涉及各零部件的安裝位置關系以及產品成品結構,也不能證明郵件中要求打樣的即為被訴侵權產品。
因此,鵬捷公司主張先用權抗辯的證據不足,不能成立。
(三)關于鵬捷公司的現有技術抗辯是否成立的問題。
專利侵權怎么減少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具體可以與專利權人協商賠償問題。
1、侵害的對象為有效的專利。
構成專利侵權必須以有效存在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已經被宣告無效、被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期限已經屆滿的技術,不構成專利侵權。
2、必須有侵害行為的發生。
即存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
3、侵權行為人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而事實侵權行為。
我國《專利法》第11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這里強調了侵權行為必須具有生產經營的目的。
4、侵權行為人主觀上無須有過錯。
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中,專利權人無須承擔被訴人具有主觀過錯的舉證責任,專利侵權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
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地域性以及知識產品的無形性,使得他人無意闖入權利范圍的可能性比其他民事權利大得多。
考慮到無過錯給他人知識產權造成損害的普遍性,以及原告證明被告有過錯的困難和被告證明自己無過錯的容易,知識產權侵權歸責原則采用了特殊規定。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不知道他人享有專利權而實施其專利的行為,本身就沒有履行充分的注意的義務,是有過錯的,因為專利授權公告是完全開放的,任何人都能得知。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是指侵犯專利的行為而造成損害,確定侵權人應當承擔責任以后,確定侵權人應當支付的賠償額的一般準則。
具體地講,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是以補償權利人的損失為原則,即補償性原則,還是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以外,還對侵權人實行一定的懲罰,加重其賠償額,即懲罰性原則。
對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有兩種觀點,一是補償性賠償原則。
二是懲罰性賠償原則。
1、補償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對專利侵權的損害在確定賠償額時,應當以賠償全部損失為原則,賠償額既不能多于被侵權人的損失,也不能少于被侵權人的損失。
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也包括間接損失。
2、懲罰性賠償原則 這種觀點主張,在確定專利侵權的損害賠償額時,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對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行為實行懲罰性賠償,即除了補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還應當加大賠償額,使被侵權人獲得的賠償大于其受到的損失。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補償性賠償原則不論侵權人的主觀上是否是故意,情節是否嚴重,一律只對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無法體現法律對故意與過失侵權的區別態度,而懲罰性賠償原則考慮侵權人的主觀過錯和侵權的情節,予以區別對待,較為公平。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具體可以與專利權人協商賠償問題。
專利使用許可需要登記嗎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專利侵權度如何判定?適用什么原則?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申請專利 發明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