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轉發文章和圖片構成侵權嗎?
專利代理 咨詢電話 18210958705 QQ 2101183472 發布時間:2021-04-27 21:09:54

大量案例顯示,發現轉發文章和圖片涉及最多的是署名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微信朋友圈可以構成信息網絡,也不能幸免。
在侵權的判斷上,由于署名權是無過錯責任,其侵權判斷相對容易,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判斷則較為復雜。
司法實踐中,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判斷步驟
1:原告是否享有著作權
一般認為,若無相反證據,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作者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可以作為認定作品著作權的證據。
2:被告的行為是否構成網絡傳播行為
一般認為,信息網絡傳播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一般只要有上傳行為;二是“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局域網還是廣域網、是否為全部公眾都在所不問。
3: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還是合理使用
未獲得許可的行為一般認為侵權成立,除非滿足個人學習欣賞用、教學科研用、評論性的適當引用、報紙時事性文章轉載等合理使用情形。
4:被告的行為如果構成侵權,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構成侵權的情況下,對于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應當審查侵權人是否存在過錯,若證明有合法來源,可免除賠償責任。
5:被告承擔多少賠償責任
首先是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其次是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而這兩項一般都很難舉證,在此情況下,法院一般會考慮原告作品的類型、內容、影響力、合理使用費用及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并結合被告主體經營規模、侵權情節、方式、后果等因素,酌定金額。
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文章或圖片,還有可能涉及
肖像權:如果是圖片中是人的肖像,可能涉及肖像權和著作權,如果不是人物肖像,一般就只有著作權。肖像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主體不一定是同一個,比如攝影師A給人物B拍了肖像照片,B有肖像權,A有著作權。
發表權:發表是指將作品從私密領域放至公開領域,作品的發表權只有一次,在網上下載的、或是從他人的朋友圈中轉載的圖片,已經被發表了,因此這種在朋友圈中的轉載行為一般不會涉及發表權。
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這兩項權利主要是為了保護作者的思想表達不受歪曲,一般轉發他人的圖片,不進行改動的話不會涉及這兩項權利。
小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整體來看,不論在微信公眾號、微博還是微信朋友圈,并不影響轉發行為的性質,其是否構成侵權,很大程度上與運營主體有關:
公司主體的用戶由于其經營目的,較難構成合理使用,多數情況下會構成侵權;
個人主體的用戶,一般可以構成合理使用中的個人學習欣賞,但是要署名和標明出處,因此作為個人用戶,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無署名及出處的圖片和文章。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發明專利申請,專利宣告無效, 商標注冊申請 業務)
關鍵詞: 專利侵權 商標侵權 ?